苦楝皮

说明书

【饮片名称】

苦楝皮《名医别录》

汉语拼音
Kulianpi

拉丁名
MELIAE CORTEX

异名
楝木皮、楝树枝皮《千要方》;
楝树白皮、东行楝根白皮《圣惠方》;
楝皮《斗门方》;
楝根皮《奇效良方》;
楝根木皮《本草纲目》;
楝树皮《湖南药物志》;
苦楝根皮《安徽中草药》。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或楝 Melia azedarach L. 的干燥树皮和根皮。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切丝。本品气微,味苦。以皮厚、无粗皮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苦,寒;有毒。

归经
归肝、脾、胃经。

【功效】

杀虫,疗癣。

【临床应用】

1.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
本品苦寒有毒,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为广谱驱虫中药。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大黄等同用。治蛲虫病,与百部乌梅同煎,取浓液于晚间作保留灌肠,连用2~4天。《湖北药物志》以之与石榴皮同煎服,治钩虫病。
2.疥癣瘙痒
本品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日华子本草》谓其“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单用本品研末,用醋或猪脂调涂患处,可治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3~6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慎用。
2.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体弱者慎服。
4.严重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胃溃疡、贫血患者均应忌用或慎用。

【妊娠及哺乳】

孕妇慎用。

【毒性】

1.本品有毒,不宜过量和持久服用。
2.有毒成分为川楝素和异川楝素。中毒表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全身麻木、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神志恍惚、狂躁或萎靡、震颤或惊厥,最后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中毒原因主要是用量过大,或用法不当,或患者体质原因。

【鉴别用药】

苦楝皮川楝子
二药均能杀虫、疗癣。然苦楝皮以杀虫见长,杀虫之力较川楝子为强,且可用于疥疮。而川楝子除杀虫、疗癣外,尚有疏肝行气止痛之功,为治心痛及疝气之要药,偏用于治疗肝气郁结之胁肋疼痛,肝胃不和之脘腹胀痛及疝气疼痛。

【化学成分】

主要含川楝素,苦楝酮,苦楝萜酮内酯,苦楝萜醇内酯,苦楝萜酸甲酯,苦楝子三醇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川楝素(C30H38O11)应为0.010%-0.20%。

【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或醇提取物均对猪蛔虫有抑制以至麻痹作用。其川楝素能透过虫体表皮,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扰乱其能量代谢,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本品对小鼠蛲虫有麻痹作用,并能抗血吸虫。川楝素对肉毒中毒动物有治疗作用,使兔肠肌肌张力及收缩力增加,抑制大鼠呼吸等。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12-213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45-24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82-1087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699-701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743-745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毒性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