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谷椰子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西谷椰子的概览。西谷椰子又名玛合,归类于藏药,为棕榈科植物西谷椰子的干燥髓心,可止泻。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西谷椰子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玛合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西谷椰子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玛合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西谷椰子的干燥髓心。
- 出处: /
- 功效: 止泻。
- 主治: 治寒热痢疾。
基原信息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涩,性平。 《晶珠本草》:味涩,性微寒。 《新编藏医学》:味涩,性温。 《藏医百科全书》:味涩,性平。
- 用法用量: 配方偶用,5~8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玛合止寒热痢疾。又名玛玛莫合,有时称为巴巴高阿。本品为“玛奈珠母”树的树干,由于树有老幼之分,因而分红、白两种。白色玛合状如纯净的生面粉;红色玛合状如蕨麻粉。二品均味涩、微寒。火中烧时膨胀发泡,煮时如胶坚硬。本品不应归在果实药物类,而应归在树干药物类,或归在止泻药物类,此处分类不当。 本品在《晶珠本草》汉译本中未加译注。据考证,首先不应引入果实类,而应为树干中(髓心)的产品;其次据《晶珠本草》所述,原植物应为本品和短穗鱼尾葵Caryotamitis(Lour.)Becc.,因其记载“煮时如胶,坚硬(可凝固)”的特性,是一般淀粉的性状。云南治小儿消化不良,腹痛泻下的董棕粉,系棕榈科短穗鱼尾葵的干部粗制淀粉(粉红色小棕块),也是东南亚制西谷米原粉之一,原料来源又以本品为主,功能与玛合功能相同,均治腹泻。至于,《正确认药图鉴》将本品列为木本寄生菌类,附图注汉文“赤茯苓与白茯苓”,虽因此引起某些藏医将本品作茯苓用,但因茯苓为团块状菌类,水煮不成胶状,又非树干制品,味且不涩,应予更正。《藏汉大辞典》译作稠李子。亦不确切,稠李子是果实而非树干类药,更无“生面粉”状,应注意区分。有些地区亦有习用苦楝子Melia azedarach L.,和锁阳Cyno-morium coccineum L.的记载,是否恰当待查。
- 制剂: /
- 选方: /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