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

说明书

【饮片名称】

龙骨《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Longgu

【来源】

本品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骨骼的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主产于山西、内蒙古、陕西。全年均可采挖,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贮于干燥处。本品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生用或煅用。

【药性】

性味
甘、涩,平。

归经
归心、肝、肾经。

【功效】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临床应用】

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
本品质重,入心、肝经,能镇惊安神,为重镇安神的常用药,宜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证,常与石菖蒲远志等安神益智药同用,如孔圣枕中丹(《备急千要方》);也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琥珀等安神药同用;其既能镇惊安神,又能平肝潜阳,配伍牛黄胆南星羚羊角清热化痰、息风止痉药,可治痰热内盛,惊痫抽搐,癫狂发作者。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入肝经,质重沉降,有较强的平肝潜阳作用,宜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常与代赭石牡蛎白芍等药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正虚滑脱诸证
本品味涩能敛,有收敛固涩之功,宜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多种正虚滑脱之证。治疗肾虚遗精、滑精,常与芡实沙苑子牡蛎等固精止遗药配伍,如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治疗心肾两虚,小便频数,遗尿者,常与桑螵蛸龟甲等配伍,如桑螵蛸散(《本草衍义》);治疗气虚不摄,冲任不固之崩漏,常与黄芪海螵蛸五倍子等配伍,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常与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等同用;若大汗不止,脉微欲绝的亡阳证,可与牡蛎人参附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逆固脱。
4.湿疮痒疹,疮疡久溃不敛
本品性收涩,煅后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之效,宜于湿疮流水,痒疹,常与牡蛎同用,研粉外敷;若疮疡溃久不敛,常与枯矾等份,共研细末,掺敷患处。

【用法用量】

1.煎服,15~30g,先煎。或入丸、散,每次1~3g。
2.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1.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
2.本品味涩收敛,血热积滞、内有实邪者慎服。
3.个别接触龙骨粉可致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采用抗过敏治疗即愈。
4.有报道服用龙骨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等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及频发期前收缩的患者忌服。

【化学成分】

主要含碳酸、磷酸。另含、氯、铜、锰等多种无机元素、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龙骨水煎剂有中枢抑制和骨骼肌松弛作用,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消除溃疡和促进伤口的恢复,有镇静、催眠、抗痉厥、促进血液凝固、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作用。

【参考文献】

1.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34-3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3-87
3.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54-959
  • 饮片名称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

相似中药材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