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字母为M的少数民族药品清单。本站点共收录2种以M为首字母的少数民族药品,您可以通过首字母快速定位所需药品,从而了解该药品的更多信息。
- 麦冬
- 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1)《苗族药物集》:“清热,止咳,解毒消肿。” (2)《贵州中草药名录》:“润肺止咳,清心除烦,滋阴生津。治肺燥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虚劳烦热,消渴,热病伤津,咽干口燥,便秘。” (3)《苗族医药学》:“润肺止咳,生津止渴。”
- 猕猴桃
- 主治烦热,消渴,肺热干咳,消化不良,湿热黄疸,石淋,痔疮。 (1)《湖南药物志》:“祛暑热,利小便。” (2)《四川常用中草药》:“果治痢疾,咳嗽。”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 密蒙花
- 主治目赤肿痛,羞明多眵多泪,翳障遮目,眼目昏暗,视物不清,头昏。 (1)《滇南本草》:“祛风明目退翳。” (2)《苗族医药学》:“治头昏。”
- 麻布袋
- 主治风湿痹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胃痛,胸腹胀满,瘰疬,疮疖。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接骨,治瘰疬及骨结核。” (2)《贵州民间药物》:“治劳伤,止痛。” (3)《贵州草药》:“宁心,理气,止痛,活血化瘀。” (4)《四川常用中草药》:“能理气,消胀,定痛。治心胃气痛,胸腹胀满,发痧气痛,产后血气痛,冷气痛,穿气(膨胀)痛等症。” (5)《贵州中草药名录》:“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治风湿,跌打损伤,胃气痛。”
- 蔓龙胆
- 主治风热咳嗽,黄疸,风湿痹痛,蛔虫病。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健脾,清肺止咳。治倒胆,螬虫,风湿。” (2)《贵州草药》:“清热,健脾,止咳,疏风,杀虫。治倒胆,风热咳嗽,蛔虫,风湿。”
- 墨旱莲
- 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 (1)《贵州中草药名录》:“养阴益肾,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肾炎,紫斑病,肝炎,背疽,梅毒,吐血,咳血,尿血,衄血,便血,刀伤出血。” (2)《滇南本草》:“固齿,乌须。” (3)《云南中草药》:“治胃肠炎,痢疾,肝炎。”
- 马先蒿
- 主治头晕,眼花,胃肠绞痛,肉毒症。
- 马勃
- 主治鼻觑,吐血,外伤出血,尿血,便血,月经淋漓,蛇咬伤,烧伤。
- 毛连菜
- 主治黏疫,白喉,乳腺炎,腮腺炎,脑刺痛。
- 毛茛
- 主治胃痛,食积,协日乌素病,风寒湿痹,关节肿胀,水肿。
- 毛诃子
- 治热性协日乌素,巴达干协日合并症,脱发,皮肤瘙痒,协日乌素疮,痘疹,湿疹,白癜风,秃疮,疥癣,陶赖,赫如虚,浊热,新热陈热,眼疾。 1.《观者之喜):“清巴达干希拉,热性协日乌素,赫依病等症。” 2.《论说医典》:“清协日,巴达干,协日乌素。”
- 没药
- 主治跌打损伤,疖疮,协日乌素病,刃伤。
- 麻雀肉
- 主治肾衰弱,精液耗损,阳痿,身体虚弱。
- 梅花草
- 主治热性痞,脏腑协日症。
- 麻黄
- 主治肝损伤,肝血炽盛,身自发黄,鼻衄,咯血,吐血,子宫出血,血痢,外伤出血,讧热,协日热,毒热,查哈亚,苏日亚,肾伤,白脉病后遗症等。 1.《至高要方》:“止血,清脾热。” 2.《论说医典》:“止血,清肝热。”
- 玫瑰花
- 主治寒性协日病、热性协日病、灰白包如巴达干病、协日巴达干病。
- 杧果核
- 主治肾虚,肾寒,腰腿痛。
- 木香
- 主治肺脓肿,咳痰,气喘,耳脓,包如病,胃病,嗳气,呕吐,胃痧,白喉。 1.《要决医典》:“主治赫依病,血症和胃胀,肺病,白喉,肉毒积蓄等病。” 2.《无误蒙药鉴》:“治赫依血相讧引起的胃腑胀痛,肺病,白喉,溃腐等症。”
- 木瓜
- 主治肠刺痛,热泻。 《无误蒙药鉴》:“止热泻。”
- 木棉花瓣
- 主治肝热,肺热,心热。
- 木棉花蕊
- 主治肝病,胸胁作痛,黄疸,食欲不振,心肌劳损。
- 木棉花萼
- 主治气喘,胸闷,咳黄色痰,胸部刺痛,陈旧性创疡,出血,鼻衄,经血淋漓。
- 木腰子
- 主治肝热,肝区疼痛,水肿,白脉病,腹痛,吐泻。
- 木橘
- 主治热性地泻,肠疾。
- 木通
- 主治肝热,肺热,腑热,肠刺痛,热泻。 1.《论说医典》:“清肺热,肝热,腑热。” 2.《蒙药学》:“清热,止痛,止泻。”
- 木贼
- 主治创伤化脓,骨折,目赤,眼睑干性糜烂,视物模糊,昏(目蒙)症。
- 密陀僧
- 主治颅骨损伤。
- 芒硝
- 主治胃脘痞,子宫痞,血痞,膀胱给石,闭尿,尿频。
- 马鞭草
- 主治“兵哇皇,呢理,唉”(风热感冒,发热,咳嗽),“拢沙龙接火”(咽喉肿痛),“拢沙龙接火,拢害线”(咽喉肿痛,疟疾),“拢达儿”(腮腺、颌下淋巴结肿痛),“崩赶接崩”(胃脘胀痛),“暖冒拉方来,贺办答来”(失眠多梦,头昏目眩),“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割鲁了拢牛,拢泵”(产后小便热涩疼痛,水肿)。
- 马蹄金
- 主治“拢牛”(小便热涩疼痛),“拢蒙沙嘿”(腹泻腹痛,赤白下痢),“拢案答勒”(黄疸),“拢害埋冒巴”(高热不语),“拢害线”(疟疾),“拢沙龙接火”(咽喉肿痛),“拢沙龙接喉改板,哦勒”(牙龈肿痛,出血),“拢沙龙答接泵亮”(目赤肿痛),“说凤令兰”(口舌生疮)。
- 马鹿草
- 主治“把办哦勒”(外伤出血),“阻伤”(跌打损伤),“拢栽线栽歪,冒米想”(心慌心悸,乏力)。
- 马利筋
- 主治“纳勒马旧接”(痛经),“纳勒冒沙么”(月经不调),“唉哦勒儿嘎短接火接”(咳嗽,咯血,胸闷腹痛),“路哈,阻伤”(骨折,跌打损伤),“拢牛哈占波”(小便热涩疼痛,尿路结石),“兵多短”(蛔虫症),“兵洞飞暖龙”(恶疮)。
- 马蓝
- 主治“拢害埋冒龙”(高热不退),“拢达儿”(腮腺、颌下淋巴结肿痛),“拢沙龙接火,唉哦勒”(咽喉肿痛,咯血),“洞里哦勒”(痔疮肿痛出血),“优火”(尿崩症)。
- 木荷
- 主治“割鲁了多温多约”(产后体弱多病),“菲埋喃皇罗”(水火烫伤)。
- 毛叶算盘子
- 主治“割鲁了多温多约,冒开亚毫”(产后体弱多病,不思饮食),“儿赶”(心胸胀闷),“唉米习特来”(咳嗽痰多),“混趟,晒滚缅”(子宫脱垂,脱肛),“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拢梦曼”(荨麻疹)。
- 毛叶三条筋
- 主治“路哈,阻伤”(跌打损伤,骨折),“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 毛叶嘉榄
- 主治“菲埋喃皇罗”(水火烫伤),“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接腰”(腰痛)。
- 曼陀罗
- 主治“拢呆坟”(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疼痛),“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沙把接”(各种痛证),“拢达儿”(腮腺、领下淋巴结肿瘤),“拢习毫”(癣),“兵洞烂”(疮疡久不收口),“丁哦兰列烘”(脚气溃烂),“兵洞飞暖龙”(疔疮痛疖脓肿)。
- 缅茄
- 主治“拢沙龙接火”(咽喉肿痛),“斤档斤匹”(食物中毒),“农杆农暖”(乳房胀痛)。
- 蔓荆
- 主治“拢贺冒贺办”(头昏目眩),“贺接”(头痛),“拢呆坟”(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疼痛),“拢蒙沙喉”(风湿热痹证,肢体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 茅膏菜
- 急性胃腹疼痛、跌打瘀痛、妇女月经不调或月经流血过多。
- 马尿泡
- 虫病、炭疽病、白喉、乳蛾、胃病、肾病、癫狂、黄水病;外敷治痈肿疗毒、皮肤病。
- 马蔺子
- 胃痉挛、肠绞痛、虫病引起的胃、腹剧痛、湿疹、疮疡、烧伤。
- 木棉花
- 心热病、肝热病、肺热病。
- 绵参
- 瘟疫时病、肺病诸症。
- 马兜铃
- 肝热病、肺热病、血热病、腑热病、培根病、瘟疫病。
- 毛诃子
- 赤巴病、培根病、黄水病。
- 马齿苋
- 肠炎、赤白痢疾、赤白带下、淋病;外用治疗疔疮丹毒。
- 马鞭草
- 肝炎、痢疾、关节酸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跌打损伤、水肿。
- 麻黄
- 骚热病、肝热病、脾热病、陈旧热病、痹症、衄血、外伤出血。
- 毛茎紫堇
- 瘟病时疫、火烧伤、赤巴病之热症。
- 木瓜
- 培根之热病、耳病。
- 曼陀罗子
- 麻风病、皮肤病、烧伤、黄水病。
- 密生波罗花
- 黄水病、耳病、臌胀。
- 毛莲蒿
- 痈疖、寒性肿瘤。
- 马
- 马喉:治失音和瘿瘤。 马心:治关节肿痛。 马胆汁:对创伤有裨益。 马脾:(湿贴患处,包扎)治疮疡。 马肾:治肾热症。 马胎盘:治烫伤、烧伤。 马睾丸(用驴乳煮熟):治肾亏腰痛,腰曲、肾病。 马血:用于避孕。 马肉:治龙寒病。 马脂:治皮肤瘙痒、牛皮癣。 马骨:可干燥黄水,治头疮、耳疮等病。 马蹄:治痞瘤病。 马粪:治赤巴、龙合并症,并有杀虫止吐作用。 马尿:洗涤水银毒、止痒。 马乳:治肺病、四肢拘挛、麻木、神志模糊。
- 马勃
- 用于内外出血、烫伤、烧伤、蛇咬中毒。
- 猕猴
- 骨:治难产。 心:治妇女心热病。 尿:辟邪。 胆汁:治配合毒。
- 猫
- 猫尾:治肾虚。 猫骨:治前阴瘘疮、阴部裂伤。 猫皮:乘热敷肛门治痔疮。 猫屎:可治癫狂症。
- 木蝴蝶
- 治肝热病、咽喉症。
- 绵羊
- 公绵羊角:治妇女病。 绵羊眼珠:固齿,洁齿。 绵羊喉与扁桃腺(公绵羊):二者在硼砂中微煮,干燥后相配,治瘿瘤。 绵羊肝:镇肝风,治目疾障翳(白内障等)。 绵羊胆汁:治食物中毒,外用止血。 绵羊肾:(羔肾)治肾寒症;(阉割绵羊之肾)治妇女肾病及风湿引起的腰痛。 绵羊胎盘:治性神经过于兴奋,阳挺。 绵羊睾丸:(用绵羊乳煮食)治肾亏腰痛,腰曲,小便不利,以及经久不愈之肾脏疾病。 绵羊骨:前半身骨煮汤饮服治龙病;尾骨煮汤饮服,治腰痛肾病;额骨煮汤饮服治妇科病;跗骨、胛骨和尾骨煎汤,在龙病易发作时服之,可镇龙病;全身骨捣碎外敷治龙察病。 绵羊脑髓:治龙病引起的头昏脑晕,体虚。 绵羊肉:治培根病。 绵羊羔毛(与胸毛):脂水,分理风热。 绵羊胃糜:治小儿寒性黄病。 绵羊乳:治龙病、心病,生培根、赤巴。绵羊乳能引起培根或赤巴病。故凡有气喘、虫病及痰病者忌服。 绵羊酥油:治胃寒,消化不良,积食。
- 芒果核
- 用于肾虚症。
- 麻花艽
- 治胃热病、脾热病、血热病、皮疹、水肿等。
- 没药
- 治龙毒、疫疽、疔疮。
- 迷果芹
- 治痹症、肾寒病、黄水病。
- 马钱子
- 治血龙上亢、胃肠绞痛、中毒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