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根糙苏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其他蒙药推荐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中药名:
块根糙苏
类别:
蒙药
民族药名:
吾嘎勒金-图来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认药白晶鉴》、《蒙药志》
药材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块根糙苏的块根。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功效:
清热,止咳 ,祛痰,制伏痈疽,止痛,生肌,愈伤。
主治:
主治流感,呼吸困难 ,肉、骨、脉痈疽。
基原信息
来源生物拉丁名:
Phlomis tuberosa L.
药物分类:
植物药
来源生物形态:
块根糙苏 Phlomis tuberosa L. 多年生草本,直立或斜生。根粗大成纺锤形的块根;地上茎,紫褐色,有稀疏短毛。根生叶具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基部深心形,叶缘具粗圆齿,上面散生刚毛或近无毛,下面散生刚毛;茎生叶对生,卵形,柄短,长1cm左右,叶缘齿状,叶脉网状。轮伞花序腋生;苞叶线状披针形,密生刚毛;花萼管状,5齿,萼齿锥形;花冠唇形,粉红色,密被白色长毛,下唇3裂,中裂片先端微凹;雄蕊4;雌蕊1,花柱2裂,不等长。小坚果顶端具刚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草原、河岸草丛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西北地区。
栽培与养殖:
/
代用药:
/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块根,除净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炮制方法: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块根呈不规则的类球形,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纵皱,两端有残留的细根或根痕,质轻,断面白色,粉性;切片多不平整,边缘稍厚,纵切面可见多轮同心环纹。气微,味甜、微苦。
显微鉴别: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效糙、轻。有小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称:“具多数块状根,味甘;茎灰色,高拃余;叶似独一味,被毛;茎方形;开白色或淡红色花。”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形态及附图特征与蒙医所认用的块根糙苏之形态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鲁格木日即吾嘎勒金-图来(块根糙苏)。
制剂:
/
选方:
治痈疽,肺热,口干 块根糙苏 适量。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用温开 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单味块根糙苏 散)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根中分得耐阴香茶菜 素苷(umbroside)[1]。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Chung B S,et a1.C A,1982,97:20716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