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草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翠云草的概览。翠云草又名家昌金,归类于苗药,为卷柏科植物翠云草的全草,可清热和湿,解毒,止血。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翠云草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家昌金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翠云草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家昌金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卷柏科植物翠云草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和湿,解毒,止血。
- 主治: 主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筋骨痹痛,吐血,咳血,便血,外伤出血,痔漏,烫火伤,蛇咬伤。 (1)《湖南药物志》:“化痰止咳。治蛇咬伤,烧伤,黄疸,肺病吐血,淋病,脚抽筋。” (2)《四川常用中草药》:“舒筋骨,除湿邪。治风湿筋骨痛,刀伤出血,拔脓消肿。” (3)《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泌尿系感染,风湿关节痛,肺结核咯血;外用治疖肿,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4)种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利湿,收敛止血。治黄疸,咳嗽,刀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elaginella uncinata (Desv.) Spri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Desv.)Spring 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茎纤细、匍匐,长30~60cm;灰黄色,有浅沟,节上生根。分枝向上展伸,其上复为互生、羽状、叉状分枝小枝,末回小枝连叶宽4~6mm。叶异形,排列平面上,下面深绿色,上面碧蓝色,卵状椭圆形,顶端近短尖,边缘透明,全缘,近两侧相称,基部近心形;主茎上的叶最大,斜椭圆形,疏生,直立,边缘透明,全缘,短渐尖至削尖,基部近心形。孢子囊穗四角形,叶密生,向上,卵状披针形,有中脉。大孢子黄白色,小孢子基部有冠毛突出物,中部有多枚成行的小刺。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阴湿山石间。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四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淡、微苦,性冷。入热经。 (1)《湖南药物志》:“淡,平。” (2)《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平,味淡、微辛。” (3)《云南中草药》:“酸、苦,凉。” (4)《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冷,味苦。入热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可用至60g。外用:适量,晒干或炒炭存性,研末,调敷;或鲜品捣烂外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黄疸翠云草30g,秋海棠根3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急、慢性肾炎翠云草30g,加水适量,煎至300ml,每服150ml,每日2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黄疸翠云草30~50g,水煎服。 4.治咳嗽翠云草30g,羊奶奶叶20g,水煎服。 5.治刀伤出血翠云草鲜品适量,捣烂外包 6.治黄蜂蛰伤翠云草捣烂外敷。(3~6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