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鸡蛋花的概览。鸡蛋花又名锅罗章巴蝶,归类于傣药,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叶和树皮,可清火解毒,利水化石,消肿止痛,利胆退黄。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鸡蛋花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锅罗章巴蝶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鸡蛋花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锅罗章巴蝶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药材来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叶和树皮。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解毒,利水化石,消肿止痛,利胆退黄。
- 主治: 主治“拢牛哈占波”(小便热涩疼痛,尿路结石),“拢达儿,农杆农暖”(腮腺、颌下淋巴结肿痛,乳痈),“拢案答勒”(黄疸)。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lumeria rubr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鸡蛋花 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 又名:缅桅子《植物名实图考》。 灌木至小乔木,高3~7m,有乳汁。小枝肥厚而多肉质,叶聚生于枝顶。叶互生,稍革质,叶片倒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0~40cm,宽达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或微波状,羽状侧脉在近叶缘处明显连接成网,两面均光滑无毛。聚伞花序于枝顶抽出,花极香,大而美丽;花冠基部连合成管,外面白色而略带淡红色,内面基部黄色,长5~6cm,花冠裂片5,倒卵形,比花冠管为长;雄蕊5,花丝短,与花冠管基部合生。蓇荚果条状长圆形。花期5~10月,果期7~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00~1500m的山谷灌丛中。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在云南南部山中有选为野生的。
-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阳光,不耐寒,但能耐荫,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南方1~2月,北方6~8月,截取茎长30cm左右,斜埋土中约1/3,保持土壤湿润,20~30d生根,生根1个月后定植。 田间管理 定植后注意排水,松土,除草。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树皮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备用,鲜品用火灰炮炙后用;花夏秋采集,晒干备用;叶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花黄褐色或棕褐色,皱缩。花瓣倒卵形,长约3cm,宽约1.5cm,下部合生成营状,长约1.5cm,雄蕊5枚,花丝极短,有时可见小的子房。气芳香,味微苦。以干燥、色黄褐、气芳香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