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管假茉莉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长管假茉莉的概览。长管假茉莉又名芽引庄,归类于傣药,为马鞭草科植物长管大青的全株,可清火解毒,祛风利水,通气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长管假茉莉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芽引庄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lerodendrum indicum (L.) O. Ktz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长管大青 Clerodendrum indicum(L.).O.Kunt ze 灌木或亚灌木,高1~2m。小枝4~8棱,棱间有纵沟,无毛,嫩枝紫色至浅紫色,老枝褐色,在叶柄间有毛环,老时毛渐脱落而有痕迹。单叶,厚纸质,3~5片轮生,稀对生,近无柄或稀有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椭圆形,长3~16cm,宽1~4cm,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先端急尖或渐尖。聚伞花序,有花3~8朵,花序柄长1.5~5.5cm,2~4枝对生或轮生于茎上部叶腋或枝顶间;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1~2cm,小苞片线形;花萼钟形,长1~1.5cm,具盾形腺体,裂片卵状披针形,长5~8mm;花冠白色至淡黄色,外面被腺点,花冠管长约5.9cm,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0.8~1.5cm;雄蕊4,花丝与花柱稍伸出于花冠外,子房无毛。核果浆果状,幼时有2~4深沟,包于增大的宿萼内、花果期8~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400~1000m的低山、平坝、荒地灌草丛、山坡疏林中。分布于广东、云南。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今年叶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凉。入水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根适量磨于水中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磨水擦。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拢害线”,“拢蒙沙嘿”长管假茉莉15g,使君子根5g,小拔毒散根30g,生姜10g,闭鞘姜20g(生熟各半)。煎汤内服。(勐腊县傣医波儿验方) 2.治“拢牛哈占波”长管假茉莉叶15g,鸡蛋花树心皮(约树叶大小10片,7片用火烤熟,3片生用)。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波验方) 3.治“拢泵档多”长管假茉莉很适量。磨于米汤中内服、外擦。(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4.治“拢沙龙接火,拢达儿”,“兵洞飞暖花,农杆农暖”长管假茉莉叶、马蓝叶、灯合树叶鲜品各适量。捣烂,外敷患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5.治“拢蒙沙喉”,“斤档斤匹”长管假茉莉根15g,橄榄树根15g。煎汤内服。(四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