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鸡蛋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更给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雉科动物鸡的卵。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滋阴润煤,养血安胎。
-
主治:
主治热病烦闷,燥咳声哑,目赤咽痛,胎动不安,产后口渴,小儿疳痢,疟疾,烫伤,皮炎。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鸡C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家禽,嘴短而尖,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嘴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大,冀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有较美的羽色,和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较短,为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
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故品种繁多,而且体型大小及毛色不一。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性微冷。入热经,慢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煮、炒,1~3枚;或生服;或沸水冲;或人丸剂。外用:适量,取黄蛋、蛋白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急性胃痛鸡蛋2个,辣蓼叶适量,共煮,服汤及蛋。(《苗族医药学》)
2.治痨咳鸡蛋2个,折耳根31g,加水一小碗煮折耳根,去渣留汁,将蛋打在汁内,煮成蛋花。1次服完,1日1次,连用多次。
3.治腹泻鸡蛋2个,木灵芝10g,木灵芝研末,将药未调鸡蛋,煎服。
4.治淋证白浊鸡蛋1个,白果5个,将蛋壳穿一洞,白果肉装入蛋中,白纸封口,在饭锅上蒸熟。内服,1日1次。(2~4方选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鸡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质(protein),脂质(lipids),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灰分(ash),钙,磷.铁,核黄素(riboflavin),烟酸(nicotinic acid),硫胺酸(thiamine)等营养成分;蛋清中还含有泛酸(panto-thenic acid),对氨基苯甲酸(p-aminobenzoic acid)及约0.4%的游离葡萄糖等;蛋黄中含有维生素A,约1.3%的胆甾醇,约0.3%的葡萄糖(化合及游离),叶黄素及叶黄素的多种异构体,少量的胡萝卜素等成分。
-
药理作用:
1.滋补强壮作用 实验研究证明,鸡用富含铁、锌、钙、铜等元素的添饲料喂养,所产的蛋比普通鸡蛋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高营养蛋[1]。
2.抗高血压作用 有报道表明,醋蛋能抑制血压升高,改善钠的代谢异常,保持体内钠和钾的平衡。并且具有补钙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2]。
3.对小肠运动的影响 1:4的稀释醋蛋液20ml/(kg·d)灌胃,连续10天,使印度墨汁在小鼠小肠内的移动距离和移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醋蛋组小鼠的摄食量也显著增加[3]。
4.其卵清富含蛋白酶抑制剂 研究表明,鸡蛋卵白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峰Ⅱ蛋白)对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比胰蛋白酶的抑制程度要低[4]。并且鸡蛋清尚可以制备溶菌酶,含量达0.3%,可分解溶壁微球菌、巨大芽孢杆菌、黄色八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5]。
5.调血脂作用 鸡蛋黄可用来制取卵磷脂,可促进胆固醇和蛋白质结合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减轻脂质对血管壁的浸润。同时实验证明,成年鼠和幼年鼠对高胆固醇(如蛋黄)摄入的反应有年龄差异[6]。
6.其他作用 醋蛋液能明显增加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和血中白细胞数量;醋蛋液尚能提高红细胞的粘附功能,使其C3b受体花环率增加;增强红细胞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作用,使红细胞-IC花环率下降,提示醋蛋液具有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同上剂量和用法,也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给大鼠醋蛋液15ml/(kg·d),连用15天,能显著降低心和脑中脂褐素含量,表明有延缓衰老作用[3]。
-
参考文献:
药理
[1]庞永清,等,广西医学,1991,13(3):145
[2]陈平.四川中医,1991,(4):14
[3]彭成,等.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2,15(1):38
[4]方林求,等.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5,16(6):262
[5]张豁中,等.动物活性成分化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86
[6]张豁中,等.动物活性成分化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469现代临床研究
[1]宿迁县卫生防疫站,等.江苏中医,1960,(10):38
[2]侯士林.中医杂志,1979,(8):32
[3]董征,等.中医杂志,1956,(11):592
[4]王存明.山西中医,1999,15(12):7
[5]黄桂清.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