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 音译名: 格奇给讷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千里光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格奇给讷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蒙药学》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羽叶千里光的带花地上部分。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收敛,接脉,止刺痛,清热,解毒。
  • 主治: 主治骨伤,脉伤,黏疫,黏性肠刺痛,血痢,腑热。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enecio argunensis Turcz.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羽叶千里光Senecio augunensis Turcz.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多数呈细索状,弯曲、茎直立,单生或丛生,有纵细纹,无毛或于先端稍有白色细毛,上部多分枝。叶上面深绿色,下面色较淡;基部叶有柄,卵状椭圆形,边缘具圆钝或尖锐锯齿,花后脱落;中部叶无柄,椭圆形,长8~10cm,宽4~6cm,羽状深裂,裂片边缘缺刻状或齿裂,先端尖;上部叶椭圆披针形,边缘作不规则的羽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复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基都有多数线形小苞;总苞片长椭圆形,边缘膜质;舌状花冠黄色,长7~10mm;管状花长约6mm,裂片长约1mm。瘦果椭圆形,平滑。花、果期7~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荒原、林边阴湿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东部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切段,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效轻、糙、钝。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蓟白晶鉴》称:“阳坡、阴坡均生,茎如芍茫,叶细,柔软,绿色,状如芥。节上分枝,覆盖发黄的蓝灰色花,种子多,味苦,辛,根粗者为佳。下品叶椭圆形,花黄色,有纹。”《无误蒙药鉴》载:“形似芍茫,但茎细长,柔软,类似哈日一吉勒泽,或形似白芥,节上分枝;花和种子灰黄色,多数;味苦、辛,根粗者为佳。到处均生,灰色,叶如野罂粟,茎短,花黄色,根黄色者为下品。’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形态及附图特征与蒙医所沿用的羽叶千里光相似。根据又献记载及临床应用经验,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古瑞即格奇给讷(千里光)。
  • 制剂: /
  • 选方: 1.治脉伤,脏伤 胡黄连漏芦花、丹参吉勒泽千里光榜参布柔五灵脂备等量。制成水丸。每次1.5~3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后续医典》六味胸伤丸) 2.治黏疫 千里光地锦草冬葵果石花、川木香红花多叶棘豆各等量。制成水丸。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七味千里光丸)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千里光宁碱(senecopmome),全缘于里光碱(integerrimine),千里光菲灵碱(seneciphylline),奥氏千里光碱(otosenine),芝麻菜叶千里光碱(erucifoline),21-羟基全缘千里光碱(21-hydroxyintegerrimine),千里光宁碱N-化物(senecionine N-oxide)等生物碱[1,2]。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Liu K,et a1.Phytochemistry,1991,30(4):1303 (2)程东亮,等.中草药,1992,23(6):286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