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丁香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勒协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
出处:
/
-
功效:
补阳,化食,开胃。
-
主治:
治命脉诸疾,寒性龙病,痘疮病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常绿乔木。叶对生,革质,卵状长圆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窄下延至柄。花芳香,顶生聚伞花序,萼片4,肥厚;绿色后变紫色;花瓣4,白色稍带紫色;雄蕊多数;子房下位,2室。浆果红棕色,稍有光泽,有宿萼。本品多为进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产于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等地。中国的广东、广西等地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8~9月花蕾由绿经黄至开始带红色时采集,除去花柄,晒干或于50℃以下干燥即得。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似研棒状,长1~2cm,顶端花冠呈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覆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花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萼片4,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萼筒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有较厚的角质层。皮层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长150~200μm,其下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纤维,壁厚,木化。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有大型细胞间隙。中心轴柱薄壁组织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含众多细小的草酸钙簇晶。
粉末鉴别:暗红棕色。纤维梭形,顶端钝圆,壁较厚。花粉粒众多,极面观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双凸镜形,具三副合沟。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4~26μm,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中含16μl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石油醚(1∶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液,于105℃烘干。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燥、糙。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1~3g。
-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载:丁香治命脉病。祛寒以紫色,坚硬,质重,气香,味辛,苦,无瘦粒者佳。本品有拉巴木嘎、拉巴扎、厘夏等名。《宝堆》中记载:丁香性热,糙,能祛寒,治痘疮病。《明释三十章》中记载:丁香性燥,温,可舒胸开胃,生胃火、肝火,消食。《释难》中记载:本品分为公丁香和母丁香。《形态比喻》中记载:丁香状如小铜瓶。
据《晶珠本草》记载:公丁香与母丁香的区分与中药不同,以颗粒大而粗为公,颗粒小而细为母,未提及二者在性味功效上之区别。
-
制剂:
/
-
选方:
方一:七味石灰华散:石灰华、红花、肉豆蔻、丁香、小豆蔻、唐古特乌头、獐牙菜。白糖。共研内服,治热增盛于肺。
方二:白檀香、麝香、诃子、小豆蔻、丁香、红花、獐牙菜、大托叶云实。共研为散,白糖调服。可治热隐伏于肾。
方三:六味丁香散:丁香25g,诃子150g,甘草50g,龙胆花100g,石灰华100g,藏木香100g。共研内服,可治流感引起的喉部灼痛和声音嘶哑。一日2~3次、一次1~1.5g。
方四:丁香、草果、小豆蔻、红花、獐牙菜、波棱瓜子、宽筋藤。共研细末,白糖调服。主治脾热证。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含1%浓度丁香的乙醚浸出液、水浸液或含8%浓度丁香煎剂的沙伯氏培养基,对许兰氏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2.驱虫作用:水或醇提取液在体外对猪蛔虫有麻痹或杀死作用,感染蛔虫的狗口服丁香油0.5~1.0g/kg,有驱虫作用。
3.健胃作用: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5%丁香油酚乳剂可使胃粘膜分泌增加,而酸度则不增强。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