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毛菜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猪毛菜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达才尔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藜科植物猪毛菜、单翅猪毛菜、刺沙篷的地上部分。
-
出处:
/
-
功效:
清热解毒。
-
主治:
龙病、肺病、时行感冒及热病初起,恶寒发热,头及周身疼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1.Salsola collina Pall.;2.S. monoptera Bunge.;3.S. ruthenica Ilii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猪毛菜:一年生草本,高30~60cm。枝淡绿色,生稀疏的短糙硬毛或无毛。叶丝状圆柱形,肉质,生短糙硬毛,长2~5cm,宽0.5~1mm,先端有硬针刺。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宽卵形,先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结果后背部生短翅或革质突起,花药矩圆形,顶部无附属物;柱头丝形,长为花柱的1.5~2倍。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质。种子横生或斜生,顶端平;胚螺旋状,无胚乳。花果期5~8月。
2.刺沙蓬:一年生草本,高30~50cm;茎粗壮,多分枝,茎、枝生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片半圆柱形,生短硬毛或无毛,长约2~3cm,宽约2mm,顶端有刺状尖。花序穗状;花两性;有苞片及2小苞片,苞片长卵形,比小苞片长;小苞片卵形;花被5深裂;花被片长卵形,背面有1条脉;花被果时包括翅直径7~10mm,雄蕊5;柱头通常为2。果实为胞果;种子通常为横生;胚螺旋状。
3.单翅猪毛菜: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茎、枝密生短硬毛;枝互生,最下部的近对生。叶片丝状半圆柱形,长1~2cm,宽约1mm,黄绿色,具短硬毛,顶端具刺状尖。花序穗状,有时花遍布于植株;苞片披针形,长于小苞片;花被片长卵形,膜质,无毛,果时变硬,革质,仅一个花被片的背面生翅;花被片在翅以上部分,向中央聚集,形成平面;花药甚短,附属物极小;柱头长为花柱的4~6倍。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猪毛菜生于海拔3000~4000m的村旁、撩荒地碱性砂质地。
单翅猪毛菜:生于海拔4000~4800m。1.猪毛菜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有分布。
2.刺沙蓬:产于西藏;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山东及江苏;前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3.单翅猪毛菜:产于西藏、青海另外西伯利亚、蒙古也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花末期及幼果期采割地上部分,去净杂质,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为全草或切成3~5cm的小段,茎淡黄色或淡绿色,被粗糙短硬毛。质脆,断面不平整。叶皱缩,线形,长2~4cm,被短糙毛。花序穗状;花被片5,膜质。稀见胞果,卵形或倒卵形。气清香,味涩、微苦。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甘、涩,平。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
-
考证:
本品藏文药名是堪扎嘎日的异名。《晶珠本草》记载,堪扎嘎日分为白、紫两种。白色种为多腺悬钩子(见多腺悬钩子)。紫色种功效与白色种相近,果实如蔷薇果,茎和叶都有同泼酪样白斑。据《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记载,紫色种为猪毛菜。但其形态与《晶珠本草》记载不太相符,尚待进一步考证。
-
制剂:
/
-
选方:
猪毛菜200g,益母草、黄精各50g,丹参15g。研粗粉。治疗高血压。一次2g, 一日2~3次,煎服。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降血压作用:猪毛菜的水浸液和醇浸液给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无快速耐受性。在降压剂量时对心脏有抑制作用。用其酊剂给原发性高血压的狗灌胃,连续4~7天,能使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降低,停药后能维持7~30天以上。但是对慢性肾型高血压狗,都未呈现明显的降压作用。实验证明,猪毛菜制剂能直接扩张血管,也能抑制升压反射,故其降压作用原理可能是直接扩张血管和间接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所致。
2.对中枢神经的作用:猪毛菜浸膏对小鼠有镇静作用,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性活动,并加强戊巴比妥及水合氯醛的催眠作用,但不能对抗士的宁或戊四氮所致的惊厥。用条件反射实验证明,猪毛菜浸膏能抑制小鼠防御性运动条件反射和加速阳性条件反射的消退。说明猪毛菜可能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
不同时期采集的猪毛菜,其药理作用不同,嫩叶时期采集的可引起升压作用,花果时期采集的对血压或上升或下降,而在果实期采集的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