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说明书

【饮片名称】

红花《新修本草》

汉语拼音
Honghua

拉丁名
CARTHAMI FLOS

异名
红蓝花《匮要略》;
红花《四川中药志》;
红花《陕西中药志》。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的干燥花。主产于河南、新疆、四川。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本品气微香,味微苦。以色红黄、鲜艳、质柔软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临床应用】

1.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恶露不行
本品入心、肝血分,秉辛散温通之性,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力强,是妇科瘀血阻滞之经产病的常用药。治妇人腹中血气刺痛,可单用本品加酒煎服,如红蓝花酒(《匮要略》);治经闭痛经,常配伍桃仁当归川芎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常配伍丹参蒲黄牡丹皮等。
2.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胸胁刺痛,癥瘕痞块
本品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善治瘀阻心腹胁痛。治胸痹心痛,常配伍桂枝瓜蒌丹参等药;治瘀滞腹痛,常配伍桃仁川芎牛膝等,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胁肋刺痛,常配伍桃仁柴胡大黄等,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3.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本品善于通利血脉,消肿止痛,为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常配伍血竭麝香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或制为红花油红花酊涂擦。治疗疮疡肿痛,可与当归赤芍重楼等药同用。
4.热郁血瘀,斑疹色暗
本品能活血通脉以化瘀消斑,可用于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常配伍当归葛根牛蒡子等,如当归红花饮(《麻科活人书》)。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3~10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制成酊剂、油剂外搽。
2.养血和血宜少用;活血祛瘀宜多用。

【注意事项】

1.血虚及无瘀滞者忌用。
2.月经过多者禁服。
3.孕妇慎用。
4.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多用。
5.部分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作痒,重者可见浮肿,腹痛,呼吸不畅,吞咽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尿少,甚则可见管型;或双眼结膜充血,双睑水肿、分泌物增多,喉头水肿,四肢抽搐,心跳加快等。轻者停药即可缓解,重者可静脉推注10%葡萄糖注射液20ml,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或口服氯苯那敏等。

【妊娠及哺乳】

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

红花丹参
二者均能活血通经止痛,为妇科常用之品;皆治妇人瘀滞经闭或痛经。然红花辛散温通,为活血祛瘀专药,广泛用于内、外、妇、伤各科的瘀血证。丹参味苦性凉,尤善调妇人经水;又能清心除烦,治心烦失眠;凉血消痈,治疮疡肿痛。

【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柰素,红花苷等;酚类成分:绿原酸,咖啡酸等;脂肪酸类成分:棕榈酸、月桂酸等;挥发性成分:马鞭烯酮,桂皮酸甲酯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羟基红花黄素A(C27H32O16)不得少于1.0%,山柰素(C15H10O6)不得少于0.050%。

【药理作用】

红花黄色素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能对抗心律失常;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红花注射液、醇提物、红花苷能显著提高耐缺能力。红花煎剂对子宫和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此外,红花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作用。

【附药】

西红花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57-158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78-27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15-1924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39-744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843-847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附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