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莲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七叶莲的概览。七叶莲又名当剁,归类于傣药,为五加科植物红花鹅掌柴的茎、叶,可清火解毒,利胆退黄,除风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七叶莲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当剁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七叶莲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当剁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药材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红花鹅掌柴的茎、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解毒,利胆退黄,除风止痛。
- 主治: 主治“拢匹勒”(产后诸疾),“拢案答勒”(黄疸),“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阻伤”(跌打损伤),“路哈”(骨折)。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chefflera rubriflora Tseng et Hoo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红花鹅掌柴 Schefflera rubriflora Tseng et Hoo 乔木,高约7m。小枝粗壮,疏生星状绒毛,髓实心。掌状复叶,小叶7~8;叶柄长 25~35cm,无毛;小叶片纸质,长圆状披针形,中央的较大,两侧的较小,先端尾状渐尖,略呈铲刀状,基部钝形至圆形,全缘;中脉上面平坦,下面比上面明显,网脉两面均不明显。圆锥花序顶生,主轴几无毛,长 30cm以上;伞形花序总状排列在分枝上,直径2cm,有花10~20朵;总花梗长1~2cm;苞片2枚,卵形,长1~2mm;花梗长5~6mm,小苞片小,卵形;花长约4mm,淡红黄色,平时棕红色;花瓣5,长三角形,长约3mm,无毛;雄蕊5,花丝长约4.5mm,子房8~9室,花柱合生成短柱,长约1mm,柱头不明显。果实球形,直径约3mm,无毛;宿存花柱长约1.5mm,柱头有不明显的裂片8~9;花盘扁平。花果期秋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谷雨林中。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多用鲜品。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