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荆芥

  • 音译名: 加姜给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土荆芥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加姜给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藜科植物土荆芥的带果穗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止痛。
  • 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皮肤湿疹,疥癣,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除湿,杀虫,止痒。主治皮肤湿疹,下肢溃烂,烂脚丫。” (2)《苗族医药学》:“除湿,杀虫止痒。主治皮肤湿疹,皮肤瘙痒,烂脚丫。” (3)《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止痛,宜煎水洗,小儿麻痘脱掉后洗之,胜过蚬水。” (4)《湖南药物志》:“治头虱,脱肛,子宫脱垂。” (5)《广西民族药简编》:“捣烂敷伤口周围,治吹风蛇咬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有强烈的香味。茎直立,具棱,多分枝,具腺毛。单叶互生,叶片长圆形。狭披针形,长可达15cm以上,宽3~5cm,先端渐尖,叶上部边缘具波状牙齿,背面具黄色腺点,中脉疏生柔毛。穗状花序生于上部枝条的叶腋内,花两性或雌性,通常3~5朵簇生于苞腋;花被5裂;雄蕊5枚。胞果扁球形。种子横生;种皮红褐色,表面光滑而发亮。花期6~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树旁、旷地、路边、河岸或溪边。分布于中南、华东、西南等地区。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干燥气候。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佳。种子繁殖: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耕翻土地,施足基肥,整平,作成1~1.4m宽的高畦,按行距30cm在畦上开条沟直播,将种子均匀播人沟内,薄覆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苗齐后按株行距0.5m,每窝留苗1~2株。育苗移栽:在苗床内按行距10cm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入,盖细土一层,灌水湿润。也可在苗高15cm时移植,按株、行距各35cm开穴,每穴栽植1~2株,覆土镇压后灌水。生长期应勤除杂草,施肥以人粪尿或硫酸铵为宜。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8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割全草,置通风处或捆束悬挂阴干,不可日晒或雨淋。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黄绿色,茎上有柔毛。单叶互生,叶片皱缩破碎,叶缘常具稀疏不整齐的钝锯齿;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可见散生油点;叶脉有毛。花着于叶腋。胞果扁球形,外被一薄层囊状而具腺毛的宿萼。种子黑色或暗红色,平滑,直径约0.7mm。香气特殊而强烈,味辣、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①上、下表皮均有囊状腺毛,头部单细胞,略呈矩圆形,长100~140μm,直径40~56μm,柄1~4细胞。②气孔甚密,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③非腺毛1~7个细胞,顶端细胞长而钝圆,壁薄多扭曲,基部细胞膨大,有纵向角质纹理。④叶内组织中有草酸钙砂晶、簇晶及方晶。此外,偶见头部为2细胞,柄6~9细胞的腺毛,其基部细胞亦膨大呈锥状。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辣,性热。入冷经、快经、半边经。 (1)《苗族药物集》:“性热,味辣,入冷经、热经、半边经。”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热,味辣,入冷经、快经、半边经。” (3)《苗族医药学》:“入冷经。” (4)《广西本草选编》:“有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0.6~1.8g,饭后服。外用:煎水洗,或鲜品捣烂外敷,捣汁外涂。
  • 考证: /
  • 制剂: 痹通外用药液:土荆芥、灯盏细辛透骨香、钻地风、虎杖等数味,经浸渍等过程制成外用药液。功能:祛风除湿,蠲痹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寒湿痹证,闪挫伤筋等。(《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 选方: 1.治风湿痹证鹅不食草30g,土荆芥30g,青木香30g,花椒30g,水煎,熏洗患处。(《中国民间单验方》) 2.治皮肤湿疹土荆芥30g,杠板归30g,水煎,洗患处。 3.治下肤溃烂土荆芥30g,水煎,洗患处。 4.治皮肤瘙痒,烂脚丫土荆芥鲜品适量,捣烂取汁搽患处。(2~4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5.治钩虫病鲜土荆芥5kg,切碎,加水1.5kg,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的上层黄色液体,即为土荆芥油。成人每次服0.8~1.2ml,儿童每岁0.05ml。次晨服硫酸20g。(《全国中草药汇编》) 6.治脱肛、子宫脱垂土荆芥鲜草15g,水煎,每日服2次。(《湖南药物志》) 7.治毒蛇咬伤土荆芥鲜叶,捣烂,敷患处。(《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 注意事项: 不宜多服、久服、空腹服,服前不宜用泻药。孕妇及有肾、心、肝功能不良或消化道溃疡者禁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含柠檬烯(limonene)32.6%,反式松香苇醇(pinocarveol)26.7%以及黄樟醚(safrole)、土荆芥酮(aritasone)等近50种成分[1,2],又含槲皮素(quercetin)[3,4],藜芦苷(chenopodoside)B[5]。 果实含槲皮素、山萘酚(kaempf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山萘酚-3-鼠李糖-4'-木糖苷(kaempferol-3-rhamnoside-4'-xylo-side)、山萘酚-3-鼠李糖-7-木糖苷[6]、6-甲基-7,3',4'-三羟基黄酮-7-O-α-L-吡喃鼠李糖-3'-O-β-D-吡喃木糖苷(6-methoxy-7,3',4'-trihydro-xyxyflewone-7-O-α-L-rhamnopyranoside-3'-O-β-D-xylopyranoside)[7]。叶除含挥发油外,还含山柰酚-7-鼠李糖苷、土荆芥苷(ambroside)[8]。
  • 药理作用: 1.驱肠虫作用  驱蛔素对蛔虫先兴奋,后麻痹,最后产生不可逆性强直被排出;对钩虫也有效,但稍差;对阿米巴痢疾亦有效,可用于慢性痢疾或带虫者[1]。 2.抗菌作用  土荆芥对鸟型结核杆菌在体内有轻度抑制作用,对真菌如发癣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强度弱于麝香草酚而强于水杨酸[2,3]。 3.抗疟原虫作用  驱蛔素1μmol/L浓度对恶性疟原虫有抑制作用,0.01μmol/L对滋养体有抑制作用[4]。 4.毒性  土荆芥油在肠内易吸收,部分经肺排出,有特殊臭味。土荆芥刺激性强,大剂量可致恶心、呕吐。吸收后可麻痹肠肌致便秘,可引起耳鸣、耳聋和视觉障碍。中毒量产生昏迷,呼吸困难,偶发惊厥。对肝肾也有毒[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Sagrero-Nieves,L,et al.C A,1995,123:5566g [2]Pare PW,et al.C A,1994,120:4633C [3]饭田英夫.药学杂志(日),1962,82:1278 [4]Bahrman N,et al.C A,1986,104:106270u [5]Bogacheva NG,et al.C A,1972,77:162003V [6]Neeru J,et al.Phytochemistry,1990,29(12):3988 [7]Kamil  M,et al.C A,1993,118:230136h [8]有泽宗久,等.药学杂志(日),1971,91:522 药理 [1]Sollmann T.A Manual of pharmacology and ite Application to Therapeutics and Toxicology 8th Ed,Philadelphia:W B Saunders Company,1957,226 [2]罔崎宽藏,等.药学杂志(日),1952,72(4):561 [3]Maruzzella J C.Ind Pharm,1958,20(8):235 [4]Pollack Y,et al.Parasitol Res,1990,76(7):570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