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子

  • 音译名: 锐柳绕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千金子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锐柳绕
  • 民族药名出处: 湖南湘西地区
  • 药材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
  • 主治: 主治水肿,腹水,二便不利,癥瘕瘀滞,经闭,疥癣癞疮,痈肿,毒蛇咬伤及疣赘。 《贵州中草药名录》:“逐水退肿,破瘀杀虫。治水肿胀满,痰饮,宿滞,妇女经闭,疥癣疮毒,蛇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Euphorbia lathyris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 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m,全株含白汁。茎粗壮,分枝多。单叶交互对生,无柄;茎下部叶较密,由下而上叶渐增大,线状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5~12cm,宽0.8~1.3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而多抱茎,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2~4,基部轮生叶状苞片2~4,每伞梗再叉状分支;苞叶2,三角状卵形;花单性,无花被;雄花多数和雌花1枚同生于萼状总苞内,总苞顶端4~5裂;雄花仅具雄蕊1;雌花生于花序中央,雌蕊1,子房3室,花柱3,先端2裂。蒴果近球形。种子长圆状球形,表面有黑褐色相间的斑纹。花期4~7月,果期6~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有栽培或野生。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以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种子繁殖:7~8月采收深褐色果实,晒干备用。南方秋播9月中旬至9月下旬;北方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穴深5~7cm,每穴播5~6颗。条播,按行距40cm开沟,沟深5~7cm,将种子均匀播入。播后浇人粪尿,覆细土2~3cm。出苗后及时间苗、补苗,松土除草,结合追施人粪尿。现蕾前要增施过磷酸钙。遇雨季要开沟排除积水。生长后期要培土,以免倒伏。病害有叶斑病,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可喷1:1:150波尔多液或克菌丹防治;枯萎病可撤石灰消毒。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7~9月果实变黑褐色时采收,割取全草,晒干,脱粒,扬净,再晒至全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mm,直径约4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种脐,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脱落后的痕迹。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以粒饱满、种仁白色、油性足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波齿状,外壁较厚,细胞内含棕色物质;下方为3列下皮薄壁细胞;内表皮为1列类方形栅状细胞,其侧壁内方及内壁明显增厚。内种皮栅状细胞1列,棕色,细长柱状,壁厚,木化,有时可见壁孔。外胚乳为数列类方形薄壁细胞;内胚乳细胞类圆形;子叶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均含淀粉粒。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辣,性热;有毒。入冷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辛,性温。有毒。”
  • 用法用量: 内服:制霜入丸、散,1~2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研末醋调涂。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血瘀经闭千金子3g,丹参、制香附各9g,水煎服。 2.治扭伤或挫伤疼痛千金子适量,压碎后放于伤处揉搓。(1~2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48%~50%[1],油中含多种脂肪酸,主要有油酸(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等[2],油中还含油菜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及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3]等。 种子还含瑞香素(daphnetin)[4],马栗树皮苷(esculetin),干子素 (euphorbetin)[5]及异千金子素(isoeuphorbetin)[6]。
  • 药理作用: 种子的脂肪油所含千金子甾醇对胃肠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产生峻泻,致泻强度为蓖麻油的3倍[1]。绵羊吃了植物续随子可发生胃肠道刺激[2]。山羊吃了植物续随子分泌的乳汁有一定毒性[3]。有报道,人误服千金子3颗,出现持续腹痛、恶心呕吐、精神不振、嗜睡等毒性反应[4]。续随子中离析的环藤醇(epoxylathyrol)可能有致癌作用[5]。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Walter H,et al.C A,1988,109:35251d [2]石黑敏弘,等.药学杂志(日),1975,95(6):764 [3]Rufine Stella Ludwiczalt,et al.CA,1966,64:14596c [4]Jaretzky R,et al.C A,1940,38:37809 [5]Dutta P K,et al.Tetra Lett,1972,(7):601 [6]Dutta P K,et al.C A,1974,80:3342a 药理 [1]Jaretzky R,et al.CA,1944,38:30235 [2]Murray Pullar E.C A,1939,33:69642 [3]Molfino R H.C A,1947,41:3549b [4]肖荣权.中华儿科杂志,1982,2(2):119[ 5]石黑敏弘,等.药学杂志(日),1973,93(8):1052 现代临床研究 [1]程慎之,等.新中医药,1956,(7):23 [2]卫生部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血吸虫病研究资料汇编. 1961:564 [3]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1970:196 [4]施鸿图.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Jun1999,8(3):18 [5]沈绍英.中医外科杂志,1955,1:42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