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三七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土三七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加松略确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三七草的根或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止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
主治:
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痛,疮痈疽疔,虫蛇咬伤。
(1)《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生用破血,炙用补血。主治止血,散血,箭伤杖扑,跌打损伤,包敷患处,即可痊愈。”
(2)《湖南药物志》:“破血祛瘀,散血消肿,清热解毒。治血衄,跌损,五劳七伤。”
(3)《云南中草药》:“止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痈肿,皮炎,无名肿毒,外伤出血。”
(4)《苗族医药学》:“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5)《贵州中草药名录》:“祛瘀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治痔,外伤,肿痛,刀伤,骨折,跌打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Gynura japonica( Thunb. ) Jue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三七草Gynura japonica(Thunb.)Juel.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达1m。根结节块状,刮破见紫红色。茎粗壮,有纵条纹,被细柔毛。叶互生,近膜质,长达20cm,羽状深裂,裂片顶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茎部楔形,两面有细柔毛;叶柄长约2cm,茎上部叶近无柄。头状花序直径1.5~1.8cm,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生于枝项。总苞圆柱状,苞片两层,条状披针形,边层膜质;花两性,金黄色,花冠顶端5齿裂,花柱基部小球形,分枝顶端有细长线形具毛的尖端。瘦果狭圆柱形,有条纹,被疏毛;冠毛丰富,白色。花、果期7~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沟边及屋舍旁肥厚湿润的土壤中。分布于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喜湿润和荫蔽环境。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根茎繁殖:每年4月栽种。扦插繁殖:6~7月高温多湿季节,剪取长15~20cm的茎枝,斜插于砂土中,插后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鲜用,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呈掌状团块状,长3~6cm,直径约3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鲜品常带淡紫红色,全体多具瘤状突起,下面有细根或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灰黄色,鲜品白色。无嗅,味淡而后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中心有明显的髓部,韧皮部具分泌道,薄壁细胞中可见菊糖结晶,无淀粉粒与草酸钙结晶。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微甜,性冷。入热经。
(1)《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苦,微甘,性平。
(2)《湖南药物志》:“辛平,无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3~15g;或研末,1.5~3g;全草或叶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研末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外伤出血土三七、泽兰适量,捣烂敷患处。(《苗族医药学》)
2.治经闭土三七9g,五瓣叶9g,月季花根30g。煨水服。
3.治全身筋骨痛土三七根配其他劳伤药泡酒服。
4.治吐血、肠风下血土三七根9~15g,水煎服。(2~4方选自《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含菊三七碱类[1,2],千里光宁碱(se-necionine)[3,4],3-表-薯蓣皂苷元- 3-β- D-吡喃葡萄糖苷(3-epi-diosgenin-3-β-D-glucopyrano-side),3-表-塞普屈姆苷元-3-β-D-吡喃葡萄糖苷(3-epi-sceptru mgenin-3-β-D-glucopyrano-side),3-表-罗斯考皂苷元(3-epi-ruscogenin),3-表-新罗斯考皂苷元(3-epi-neoruscogenin)[5],千里光菲灵碱(seneciphylline,菊三七碱甲(sene ciphyl-linine),菊三七碱乙(E-senec iphylli ne)[6]。
-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千里光宁碱和水液局部涂敷,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具有抑制作用;对热烫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亦有抑制作用[1]。
2.局麻作用 用脊蛙足蹼、豚鼠皮丘、在体蛙坐骨神经腓肠肌、蛙坐骨神经丛、兔椎管麻醉法证实,不同浓度的菊三七水提醇沉液,分别具有明显的表面麻醉、浸润及传导麻醉作用[2]。
3.其他作用 10%土三七注射液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与凝血酶类似[3]。菊三七碱有抗疟作用,亦能引起家兔和大鼠肝细胞坏死[3,4]。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宝庆,等.中草药,1984,15(1):27
[2]唐世蓉,等.中草药,1980,11(5):193
[3]Liang X T,et al.Planta Med,1984,50(4):362
[4]袁珊琴,等.北京大学学报,1983,(4):89
[5]Takahira M,et al.Tetrahedron Lett,1977,(41):3647
[6]袁珊琴,等.药学学报,1988,19(2):56
药理
[1]辽宁药物研究所.药物研究资料,1985(总5):16
[2]陈学韶,刘希智.中草药,1987,18(6):21
[3]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第三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24
[4]刘宝庆,等.中草药,1984,15(1):27
现代临床研究
[1]福建省医药研究所.福建药物志(第二册).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