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匹风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苗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三匹风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布幼打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止咳。
-
主治:
主治热咳、久咳、热病,惊痫,感冒,痢疾,黄疸,目赤,口疮,咽痛,痄腮,疖肿,毒蛇咬伤,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烫火伤,跌打肿痛。
(1)《苗族药物集》:“除热,止咳。主治咳嗽,久咳。”
(2)《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治小儿惊风,痢疾,抗癌,高烧不退,蛇咬伤,烫火伤,无名肿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Duchesnea indica( Andr. ) Fock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长匍匐茎,有柔毛。根茎粗壮。掌状复叶具长柄,疏离;托叶叶状,与叶柄分离;小叶通常3枚,膜质,无柄或具短柄,倒卵形,长1.5~4cm,宽1~3cm,两侧小叶较小而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或锯齿,基部楔形,全缘,下面被疏长毛。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1.8cm,花梗长3~6cm,有柔毛;花托扁平,果期膨大成半圆形,海绵质,红色;副萼片5,先端3裂,稀5裂;萼裂片卵状披针形,比副萼片小,均有柔毛;花瓣黄色,短圆形或倒卵形。瘦果小,矩圆状卵形,暗红色。花、果期6~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河岸、草地、潮湿的地方。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喜生于阴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湿润砂质壤土为好。用种子或分株繁殖。播种在秋季进行,可播于露地苗床,亦可于室内盆播。其匍匐茎节处着土后可萌生新根形成新植株,将幼小新植株另行栽植即可分株,按30cm×30cm的行株另行栽植。栽前应施足基肥,生长期每月追肥1次,旱季注意浇水。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花期前后采收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多缠绕成团,被白色绢毛,具匍匐茎。叶互生,三出复叶,基生叶的叶柄长6~10cm,小叶多皱缩,完整者倒卵形,长1.5~4cm,宽1~3cm,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表面黄绿色、黄色,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疏毛。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聚合果棕红色,瘦果小,花萼宿存。气微,叶微酸。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略波状弯曲,垂周壁念珠状增厚。下表皮非腺毛及腺毛较上表皮多,非腺毛单细胞长166~900μm,基部直径18~38μm,壁厚6~12μm,表面有螺状纹理;腺毛部2细胞,直径25~32μm,柄部2~3细胞。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4~5个。叶肉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冷;有小毒。入热经。
(1)《苗族药物集》:“性冷,味苦,入热经。”
(2)《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酸、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研末撒患处。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小儿发烧咳嗽三匹风10g,蛇倒退10g,紫苏10g,桑白皮10g,蜂蜜适量,水煎服。
2.治带状疱疹三匹风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3.治无名肿毒三匹风、鱼鳅串、野菊花叶适量,揭烂外敷患处。(1~3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火眼肿痛或起云翳鲜蛇莓适量,捣烂如泥,再加鸡蛋清搅匀,敷眼皮上。
5.治月经不调蛇莓15~30g,水煎服。(4~5方选自《云南中草药选》)
6.治雷公藤及磷、砒中毒蛇莓鲜草30g(去果实),加生绿豆30g,同捣烂,冷开水泡,绞汁服。(《湖南药物志》)
7.治黄疸蛇莓全草15~30g,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8.治风热咳嗽蛇莓、大马蹄草、三匹风各15g,核桃1个,水煎服。
9.治狂犬咬伤蛇莓鲜草30~60g,捣绒冲淘米水服。
10.治小儿惊风蛇泡、三匹风各15g,水煎服。(8~10方选自《草药彩色图集》)
11.治疮肿溃疡三匹风、灰蓼菜等份,或取其中一药,捣烂,敷患处。
12.治菌痢三匹风10g,生扯拢3g,地苦胆1.6g,水煎服。(11~12方选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甲氧基去氢胆甾醇(methoxy-dehy-drochlesterol)[1],低聚缩鞣质(lower cndensedtannin),并没食子鞣质(ellagitannin),总蛋白,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otal nonostructural carbonhydrate)[2],没食子酸(gallic acid),己糖(hexose),戊糖(pentose),糖醛酸(uronic acid),蛋白质(protein),蛋白质鞣质多糖(prtein tannic polysaccharide)[3],酚性物质(phnolic substance)[4],又含熊果酸(ursol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野蔷薇葡萄糖酸(rosanultin),刺梨苷(kajiichigoside)F,-6甲氧基柏皮素(6-methoxy nar-ingenin),杜鹃素(farr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白桦苷(betuloside),蛇莓并没食子苷(duchesellagiside)A、B,山柰酚-3-O-芸香糖苷 (lxaempferol←3.0-rutinoside)及山奈酚-3-0-刺槐二糖苷(kaemp-ferol-3-0-robinobioside)[5]。
-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①蛇莓水提取物5mg/ml,10m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使其分裂指数明显抑制;10mg/ml和15mg/ml可使Eca-109细胞密度降低,结构模糊,作用48小时后,细胞集落形成明显抑制,15mg/ml可使细胞完全丧失再繁殖能力;10mg/ml、15mg/ml对Eca-109细胞DNA合成(3H-TdR标记)有轻度抑制作用,说明蛇莓对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DNA合成两条途径[1]。其多糖部分对移植S180肉瘤小鼠,在100mg/kg,200mg/kg,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2]。②蛇莓水提浸膏对小鼠S180、H22、S37,有明显的抑瘤作用,5.2g/kg对S37抑瘤率为对70%,10.4g/kg对S180、H22的抑瘤率为59%和31%。对人体肝癌(7721)、胃癌(7901)、食管癌(Eca-109)有显著杀伤作用,蛇莓0.4mg/ml的杀伤率均为100%。[3]。
2.增强免疫功能 蛇莓流浸膏(2g/ml)显著升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机能,表现为胞体显著增大,每个胞体吞噬的红细胞达7~8个之多,但各级消化状态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
3.抗菌作用 蛇莓分离的F-Ⅰ、F-Ⅱ、F-Ⅲ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的生长抑制呈阳性,对绿脓杆菌呈弱阳性,对沙门副伤寒菌呈阴性。其F-V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抑制生长呈强阳性,其抗菌活性物质存在于水溶性部分和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丙酮的部分。此外,其(0.5g/ml浓度以上)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塑料泡沫渗透-抑菌环法)[4]。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其流浸膏对麻醉狗或兔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并与剂量相关。对心脏收缩(狗)和心率(豚鼠)有抑制作用,并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2]。
5.对平滑肌的作用 其流浸膏对离体肠仅使收缩振幅增大,张力无明显变化,且有随剂量增大抑制张力的作用;对家兔、豚鼠及大鼠的离体子宫均呈兴奋作用,0.2mg/50ml(含生药0.4g)的作用强度与垂体后叶素近似,妥拉苏林(0.25mg/50ml)不能对抗其此种作用,在体(兔)试验表明其流浸膏2ml/kg与垂体后叶素1u/kg作用强度相似[2]。对豚鼠离体气管无明显影响[2]。
6.其他作用 蛇莓乙醚提取部分有雄激素样和组胺样效果[5]。对红细胞膜无保护作用[2]。
7.毒性 其注射剂给小鼠腹腔注射达450g(生药)/kg,未见死亡;静脉注射(0.3ml/只)无异常或死亡。其流浸膏给小鼠灌服50g/kgl4天,未见异常和中毒[2]。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Lee IR,etal.CA,1986,104:126494y
[2]Marks DL,et al.CA,1988,108:130195b
[3]Lee IR,et al.CA,1989,Ⅲ1.166938x
[4]Lee IR,et al.CA,1991.114:94729s
[5]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et al.Progress in Drug Development from Medicinal Plants Proceeding of UNESCO Reginonal Symposium on Drug Development from Medicinal Plants.October 25-27,1966,HangZhou,China:159
药理
[1]张中兴,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4):221
[2]泸州医学院药理教研组.沪州医学院学报,1979,(1):1
[3]段泾云,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14(3):28
[4]泸州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泸州医学院学报,1979,(1):10
[5]才卜惠善等译.朝鲜、日本医学资料,1990,11(3):75
现代临床研究
[1]苏文杨.广西中医药,1984,7(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