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橄榄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再屯
-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
药材来源: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发汗退烧,消炎退肿,止泻止痢,祛风止痒。
-
主治:
主治发热发烧,咽喉炎肿,睾丸炎肿,外阴疮疡,腹泻痢疾,湿疹,各种皮炎。
1.《药物之园》:“收敛固涩,补胃开胃,增强性欲等。治腹泻痢疾,胃虚纳差,性欲减退等。”
2.《拜地依药书》:“软肠通便,帮助消化,杀死肠虫,燥湿止带,健龈固齿等。治大便干燥,甜食不化,肠道生虫,白带增多,牙龈糜烂,牙齿松动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anarium subulatum Guil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橄榄Canarium album(Lour.) Raeusch.[Pimela alba LOur.] 常绿乔木,高10~20m。有胶黏性芳香的树脂。树皮淡灰色,平滑;幼枝、叶柄及叶轴均被极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11~15,长圆状被针形,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都偏斜,全缘,秃净,网脉两面均明显,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略粗糙。圆锥花序项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萼杯状,3浅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长约为萼之2倍;雄蕊6,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长约3cm,初时黄绿色,后变黄白色,两端锐尖。花期5~7月,果期8~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在低海拔的杂木林中,有栽培。我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黑种草子代。
-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摘下成熟果实,晒干或阴干;用盐水浸渍后或开水烫过后,晒干亦可。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果实纺锤形,两端钝尖,长2.5~4cm,直径1~1.5cm。表面棕黄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深皱纹。果肉厚,灰棕色或棕褐色。果核(内果皮)梭形,暗红棕色,表面具纵棱3条,其间各有2条弧形弯曲的沟;质坚硬,破开后其内多分3室,各有种子1枚。外种皮黄色,常紧贴于内果皮上,内种皮红棕色,膜质,胚乳极薄,子叶2片。气微,果肉味涩,久嚼微甜。
以个大、坚实、肉厚、味先涩后甜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平。
1.《药物之园):“未成熟者干寒,成熟者干热。”
2.《拜地依药书》:“未成熟者一级干寒,成熟者或干果黑色者一级干热;有人认为湿热。”
-
用法用量:
内服:4~9g。外用:适量。可入汤剂、糖浆剂、果酱、漱口剂、敷剂、洗剂、灌肠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橄榄,是橄榄树的果实;分野生和家生两种,栽树40年后结果,家生者的叶子比野生者的叶子大一些,药用果实和橄榄油。”《拜地依药书》载:“橄榄树,是一种大树,有胶黏性液,叶似桃树和胡椒树叶,果实椭圆形,色蓝色,成熟时红宝石色,干燥时色黑;原产于巴基斯坦,引种于南欧,北非,南亚各国。”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橄榄一致。
-
制剂:
买提布合 再屯汤 橄榄100g,水200ml。将橄榄浸泡在水中,过一昼夜,用温火煎至剩下一半时,过滤,去渣即可。功能消炎退肿,止泻止痢。主治腹泻痢疾等。内服,每日3~4次,每次20~30ml。或汤剂加200ml凉开水,调配成灌肠剂,灌肠。(《药物之园》)
-
选方:
/
-
注意事项:
用量过多引起失眠、消瘦,矫正药为胡桃仁、甜巴旦杏仁或湿热性油料;并对肺有害,矫正药为蜂蜜;长期使用,可导致体液的烧焦,矫正药为甜食。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果实含蛋白质1.2%,脂肪1.09%,碳水化合物12%,钙0.204%,磷0.046%,铁0.0014%,维生素C0.02%[1]。种子含挥发油及香树脂醇等[2],种子油中含多种脂肪酸:已酸(hexanoic acid),辛酸(octanoic acid),癸酸(decanoic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rnyristic acid),硬腊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ic acid)等[3]。
-
药理作用:
从茎、叶中分离出的12-熊果烯-3α,16β二醇和12-齐墩果烯-3α,16β二醇对由半乳糖胺引起的鼠肝细胞中毒有保肝作用[1]。短叶老鹤草素、金丝桃苷和并没食子酸也同样有效,其中短叶老鹳草素和并没食子酸还能降低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害。用1,1-二苯基-2-苦偕脘肼(l,1-dphenyl-2-picrohydrazly,DPPH)自由基的清除与四氯化碳致脂质过氧化系统实验证明,这些化合物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即为护肝的基础[2]。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229
[2]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教研室.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0.543
[3]Kameoka Hiromu,et a1.Yukagaku,1976,25(9):561
药理
[1]Tamai M,et a1.Planta Med,1989,55(1):44
[2]Ito M,et a1. Chem Pharm Bull,1990,38(8):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