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说明书

【饮片名称】

生姜《名医别录》

汉语拼音
Shengjiang

拉丁名
ZINGIBERIS RHIZOMA RECENS

异名
薑(《本草纲目》引王安石《字说》)。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新鲜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本品气香特异,味辛辣。以质嫩者为佳。切厚片,生用。

【药性】

性味
辛,微温。

归经
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脾胃寒证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3.胃寒呕吐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汤(《匮要略》);若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4.寒痰咳嗽
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和剂局方》)。外无表邪而咳嗽痰多色白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5.鱼蟹中毒
本品能解鱼蟹毒及半夏天南星的毒性,故对鱼蟹等食物中毒,以及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3~10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3~12g;急救昏厥或捣汁服,可用15~30g。
2.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热敷,或绞汁调搽。
3.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或呕逆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汁冲服,易于入喉;也可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卒然昏厥者。用量3~10滴,冲服。

【注意事项】

1.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2.久患目疾及痔疮、痈肿者,应慎用。
3.本品可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不宜多用。
4大量内服生姜,可致口干、咽痛、肾脏发炎等不良反应,故本品大剂量入药,必须慎重。

【鉴别用药】

生姜紫苏叶
二者均辛温,归肺、脾经,皆能发汗解表散寒,解鱼蟹毒。同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但生姜善于温中止呕,并能温肺止咳,解半夏天南星毒,又常用于脾胃寒证,包括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服半夏天南星中毒或炮制半夏天南星,用生姜以降低其毒性。而紫苏叶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和胃,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同时,紫苏叶又兼能理气安胎,也可用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胸闷呕吐以及气滞胎动不安;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

【化学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α-姜烯、β-檀香萜醇、β-水芹烯、6-姜辣素、3-姜辣素、4-姜辣素、5-姜辣素、8-姜辣素、生姜酚、姜醇、姜烯酮、姜酮等。还含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氨基酸。《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12%(mL/g),含6-姜辣素(C17H26O4)不得少于0.050%,8-姜酚(C19H30O4)10-姜酚(C21H34O4)总量不得少于0.040%;饮片含6-姜辣素(C17H26O4)不得少于0.050%。

【药理作用】

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吐作用。其醇提物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心脏。正常人咀嚼生姜,可升高血压生姜水浸液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堇色毛癣菌、阴道滴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并有防止血吸虫卵孵化及杀灭血吸虫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04-105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57-5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95-2305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0-184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85-90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