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说明书
【饮片名称】
-
麻黄《神农本草经》汉语拼音Mahuang拉丁名EPHEDRAE HERBA异名
【药材图片】
【来源】
【药性】
-
性味辛、微苦,温。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效】
-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
1.风寒感冒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麻黄汤(《伤寒论》)。
2.胸闷喘咳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胸闷的要药,并常辅以苦杏仁等止咳平喘药。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苦杏仁、甘草,如三拗汤(《和剂局方》)。治疗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药,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甘石汤(《伤寒论》)。
3.风水浮肿
本品主入肺与膀胱经,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如再配伍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
4.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湿痹、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
-
药典用法用量2~10g。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注意事项】
-
1.本品发汗宣肺力强,体虚自汗、盗汗、虚喘、温病发热者及高血压患者禁服。
2.老人、小儿慎用。
3.本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和升高血压,烦躁、失眠患者慎用。运动员禁用。
4.本品用量过大或误用,易引起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及心绞痛发作等;严重中毒时可引起视物不清、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及排尿困难、惊厥等,可死于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g。针对其引起的血压过高及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可给予降压药和镇静药。
5.现代研究,本品易产生快速耐受性,用于治疗慢性喘咳等症,应当间歇性给药,持续使用则疗效降低。本品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合用,以免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6.麻黄碱有兴奋膀胱内括约肌的作用,有因过服或久用麻黄而致尿少或尿闭者,亦容易诱发或加重尿潴留,故本品不应过量或久用,尿潴留患者忌多用。
6.本品对极个别患者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全身皮疹,并伴有低热等。曾有人以微量麻黄作过敏性诱发试验,内服该药5小时后,前臂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因此,临床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鉴别用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饮片名称
药材图片
来源
药性
功效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鉴别用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