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

说明书

【饮片名称】

儿茶《饮膳正要》

汉语拼音
Ercha

拉丁名
CATECHU

异名
儿茶《饮膳正要》;
乌爹泥、乌丁泥、乌垒泥《本草纲目》;
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儿茶 Acacia catechu (L.f.) Wild. 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主产于云南。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膏,浓缩,干燥。本品气微,味涩、苦,略回甜。以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光泽、味苦涩者为佳。用时打碎。

【药性】

性味
苦、涩,微寒。

归经
归肺、心经。

【功效】

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临床应用】

1.跌扑伤痛
本品苦泄,入心经,能活血散瘀,疗伤止痛,可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单用,或与血竭自然铜乳香等配伍。
2.外伤出血,吐血衄血
本品苦泄收敛,既能活血散瘀,又能收敛止血,《本草纲目》谓其能“涂疮,一切诸疮,止血收湿”,可用于多种内外出血病证,因其性凉清热,故尤宜于血热出血。治外伤出血,常配伍血竭降香白及等;治内伤出血,如吐血、便血、崩漏等,既可单用,也可配伍大黄虎杖等药。
3.疮疡不敛,湿疹,湿疮,牙疳,下疳,痔疮
本品苦燥性凉,能解毒收湿,敛疮生肌,外用可治疗多种外科疮疡、痔疮等病症。治疮疡溃烂,久不收口,常配伍乳香没药冰片等,研末外敷;治皮肤湿疮,可配伍龙骨轻粉等;治口疮,常配伍硼砂等份为末,外搽患处;治下疳阴疮,单用研末,或配珍珠冰片,研末外敷;治痔疮肿痛,以本品为末,配少许麝香,调敷患处。
4.肺热咳嗽
本品性凉清热,味苦降泄,入肺经,能清肺化痰,用治肺热咳嗽有痰,可配伍桑叶硼砂、苏子等,如安肺宁嗽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1~5g;或入丸、散剂。
2.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鉴别用药】

儿茶血竭
二药均具有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敛疮之功,均可用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伤出血,以及疮疡久溃不敛等。然儿茶性涩收敛,还常用于湿疹湿疮。血竭功善活血散瘀、通经止痛,又可用治血滞心腹刺痛等证。

【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烷醇衍生物:儿茶素,表儿茶素;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山柰素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儿茶素(C15H14O6)和表儿茶素(C15H14O6)的总量不得少于21.0%。

【药理作用】

儿茶有收敛、止泻、降压等作用。右旋儿茶精对离体心先抑制后兴奋;能抑制酪氨酸脱羧酶之活性,抑制透明质酸酶,胆碱乙酰化酶,能抑制链激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体外试验对多种皮肤真菌及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0-11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90-291
3.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49-851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884-886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