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虫

说明书

【饮片名称】

虻虫《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Mengchong

异名
蜚虻《神农本草经》;
牛虻《本草崇原》;
牛蚊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绿头猛钻《青海药材》;
牛苍蝇《浙江中药手册》;
虻虫、瞎蚂蜂《河北药材》;
瞎蠓《中药志》;
牛魔蚊《四川中药志》;
牛蝇子、瞎眼蠓《中药材手册》。

【来源】

本品为虻科昆虫复带虻 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 等的雌虫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畜牧区为多。夏、秋二季捕捉,沸水烫死或用线穿起,干燥。本品气臭,味苦咸。以个大、完整者为佳。去翘、足,炒用。

【药性】

性味
苦,微寒;有毒。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破血消癥,逐瘀通经。

【临床应用】

1.血瘀经闭,癥瘕痞块
本品味苦降泄,入肝经血分,性烈善破,能破血逐瘀,通利血脉,可用于瘀血重症。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下,脐腹作痛,常配伍地黄水蛭桃仁等;治正气虚损,瘀血内停之干血劳,形体虚羸,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或妇人经闭不行,常配伍土鳖虫大黄、干地黄等药,如大黄虫丸(《匮要略》)。
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本品有散瘀疗伤,消肿止痛之功,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以本品配牡丹皮为末酒送服,亦可配乳香没药等。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1.5~3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煎服,1~1.5g;研末服,0.3g;或入丸、散剂。
2.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1.本品有毒,且破血通经力猛,故孕妇禁用。
2.气血虚者、月经期禁服。
3.体虚无瘀、腹泻者不宜使用。

【妊娠及哺乳】

孕妇禁用。

【毒性】

本品有毒。

【鉴别用药】

虻虫水蛭
二者均入肝经血分,为药力峻猛的破血逐瘀药,均治瘀滞所致的癥瘕积聚、经闭等证。然虻虫苦泄性凉,力猛且毒性较强,还治蓄血发狂。水蛭咸苦性平,药力相对和缓,还治中风偏瘫。

【化学成分】

主要含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磷、等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虻虫水提物及多糖类成分有抗凝、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虻虫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虻虫能兴奋家兔离体子宫,对内毒素所致肝出血坏死病灶的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虻虫醇提物有明显溶血作用。

【参考文献】

1.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94-29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30-2432
3.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87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896-897
  • 饮片名称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毒性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