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兰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嘉兰的概览。嘉兰又名乱冷,归类于傣药,为百合科植物嘉兰的根茎,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嘉兰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乱冷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嘉兰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乱冷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西双版纳)、(勐海)
- 药材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嘉兰的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主治: 主治“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拢呆坟”(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疼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Gloriosa superb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嘉兰 Gloriosa superba L. 草本植物,高1~2m。根茎粗厚,肉质块状。单叶散生、对生或3枚轮生,卵状披针形,无炳,长10~18cm,宽2~3cm,顶端通常卷须状。花大,红色,单生叶腋或叶胞附近,下垂;花被6片,长7~8cm,反卷,边缘波状;雄蕊6,花药条形,“丁”字着生;雌蕊1,花柱丝状,由子房轴下弯,或成直角广展,柱头3裂。蒴果长4~5cm,室间开裂。花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600~1500m的密林、草丛中。云南西双版纳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备用,鲜品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状茎含秋水仙碱(colchicine),角秋水仙碱(cornigerine),β-和γ一光秋水仙碱(lumicoichicine),秋水仙酰胺(colchicamide),2一去甲基秋水仙叶碱(2-demethylcolchifoline),3一去甲基秋水仙叶碱(3-demethylcolchifoline),异黑麦草碱(isoperlolyrine),l,12一二羟至-2,10,12一三甲氧基高阿扑芬(l,12-dihydroxy-2,10,12-trimethoxyhomoaporphine),贝枯阿灵(bechuanine),2一羟基一6一甲氧基苯甲酸(2-hedroxy-6-methoxy-benzo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葡萄糖苷,秋水仙酰胺苷(colchicoside)[1-3]等。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