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大青叶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欧斯玛
-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
药材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热,祛寒燥湿,乌发,固发,生发,止痛,收敛,散结。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毛细根弱,毛发脱落,毛发早白,湿寒性头痛,肛疾,痔疮等。
1.《注医典》:“收敛固涩,通阻生辉等。用于染发黑色等。”
2.《白色宫殿》:“收敛止血,祛斑生辉,愈创治伤,染黑发毛等。治各种出血,各种斑点(黑斑、白斑、紫斑),初生创伤,毛发白色等。”
3.《拜地依药书》:“燥湿愈创,除垢生辉,染发成色等。治湿性创伤,肤表生垢,毛发早白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Isatis indigotica Fort.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二年生草本,高40~100cm,无毛或稍被疏柔毛。主根深长,圆柱形,直或稍弯曲,长10~20cm,外皮灰黄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或稍被疏柔毛,多少带白色粉霜。单叶互生,基生叶较大,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具柄;叶片长6~25cm,宽2~8cm,茎生叶较小,长4~8 cm,宽1~2 cm,先端钝尖,基部箭形,半抱茎,全缘或有不明显锯齿。复总状花序,花黄色,无苞片,乌片4枚,花瓣4枚,倒卵形;雄蕊6枚,四强,雌蕊1枚。短角果长圆形,扁平,翅状,长13~18mm,宽3~5mm,厚1.3~1.9mm;表面紫褐色或黄褐色,稍带光泽;先端微凹或平截;基部渐窄,具果柄。种子1粒,长椭圆形,长3~4mm,宽约1mm,表面黄褐色,基都具尖突状种柄;两侧各具一明显纵沟。花期5~6月;果期6~7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我国主产于新疆、河北、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采集,除去杂质,晒干,贮于干燥处。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用水湿润展平后呈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6~18cm,宽2~6cm;上表面暗发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先端钝,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质脆,易折断或破碎。气微,味微酸而苦涩。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呈绿褐色。表皮细胞呈多角形、类方形或不规则,直径10~70μm,垂周壁平直或稍弯,上表皮细胞壁连珠状增厚,下表皮连珠状尤为明显;气孔较多,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类圆形,直径15~25μm;细胞内容物靛蓝在表皮、叶肉组织中呈细小颗粒、片状或聚集成簇,蓝色;并在组织中可见淡黄色或无色结晶,呈类圆形,有的不规则或针簇状,直径5~20μm;导管网纹或螺纹,直径10~50μm;厚角细胞多角形或长条形,角隅处增厚,直径15~45μm。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薄层板:硅胶G以0.5%CMC水溶液调合制板,自然干燥24h后备用;样品制备及点样:取粉末0.1g,加甲醇1ml,振摇后浸渍过夜,上清液以微量吸管点样5μl;展开剂:石油醚(30~6O℃)-乙酸乙酯-甲醇(25:5:1),展距10.7cm;日光下或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干热,味苦涩。
1.《注医典》:“一级末热、二级干。”
2.《白色宫殿》:“一级干二级热。”
3.《祥地依药书》:“绝对热,有人认为一级热、二级干。”
-
用法用量:
内服3g。外用:适量。可入糖浆、汤剂、汁液剂、画眉液、敷剂、软膏、洗剂、染发剂、油剂等制剂。
-
考证:
《注医典域:“大青叶,是一种名为‘尼里’植物的叶;产于胡拉桑者为佳品。”《白色宫殿》载:“大青叶,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植物的叶;原植物分为家生和野生两种,叶片为上等而合格的染料,挤出之液或浸膏称之为‘尼来吉’。”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大青叶一致。
-
制剂:
热维改尼 欧斯玛 油剂 大青叶9g,龙涎香18g,香桃木叶45g,芝麻油360ml。先将大青叶、香桃木叶浸泡在1250ml水中,用温火煎至剩下一半时过虑,去渣,加入芝麻油,用温火煎至剩下油分时加入龙涎香即可。功能生发乌发等。主治掉毛脱发,斑秃,毛发平白等。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
-
注意事项:
本品对脑有害,可引起脑虚,矫正药为丁香。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本品含菘蓝苷(isatan B;indoxyl-5-ketoglu-conate)干叶含0.5%~1%,芥苷(glucobrassicin;3-indolylmethyl-glucosinolate),1-甲氧基芥苷(neoglucobrussicin;1-methxy-3-in-dolglmethyl,glucosinolate),1-磺基芥苷(1-sulpho-3-indolyl-meth-yl glucosinolate),吲哚醇(indoxyl)以及靛玉红(indrubin)等[1]。
-
药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等 大青叶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作用,对大肠杆菌、福氏杆菌有一定的作用,对伤寒杆菌无效。其煎剂还对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对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及流感病毒亦有一定作用[1]。此外大青叶尚可杀灭钩端螺旋体[2]。
2.抗内毒素 体内、外实验表明大青叶有抗大肠杆菌内毒素作用[3,4]。
3.其他作用 小鼠巴豆油耳肿胀实验表明大青叶有抗炎作用。大青叶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在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中大青叶有抗氧化作用[4]。
大青叶可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4,5]。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42
药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K),1999.44
[2]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7
[3]王寅,等.中草药,2000,31(3):212
[4]李鸣真,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6):294
[5]屠庆年,等.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23(增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