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柳树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苏改提
  •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 药材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花、叶、种子。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寒,清热退烧,清脑养心,利尿燥湿,消炎止痛,通阻除黄。
  • 主治: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病症,如发热头痛,脑胀心慌,小便不利,热性关节炎,肝阻黄疸等。 《药物之园》:“清除异常黏液质、胆液质和黑胆质,清热补脑,清热补心,开通肝阻,除烦止渴,消除伤寒,清热止痢等;治热性心脑两虚,癫?,心悸口渴,胆液质性伤寒,热性痢疾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alix babylonic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 落叶乔木,小枝细长,下垂。单叶互生,叶片矩圆形、狭极针形,长9~ 16cm,宽5~15m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边缘有细锯齿,叶背带白色,侧脉15~30对,叶柄有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2cm,苞片椭圆形,边缘有毛,雄蕊2,离生,基部有长柔毛,有2腺体;雌花序长5cm,苞片狭椭圆形,腹面有1腺体,子房无毛,花往短,柱头2裂。蒴果熟时2裂,带黄褐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水边湿地,分布全同各地,常栽培。
  •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抗风。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向阳、疏松肥沃、潮湿的砂质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育苗移栽法,选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15~20cm长的插条,于早春扦插。培育1年移栽。亦可用大枝锯成1~2m长的节段,栽入土中。每年修枝1次。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柳锈病;虫害有柳毒蛾、紫蝶、柳星枯叶蛾、柳兰金花虫、柳天蛾、大水青蛾、柳瘤蚜、柳毛蚜等。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莲花代。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干寒,味苦。 《药物之园》:“花一级湿、二级寒,叶干寒,种子一级湿寒。”
  • 用法用量: 内服:10~20g。外用:适量。可入蒸露剂、汤剂、糖浆剂、擦剂、敷剂、滴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柳树,是众所周知的树,药用枝、花、叶;高5~10丈,小枝细长,下垂;叶片矩圆形、狭披针形,长约5指,宽1~2指,先端渐尖或长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叶背带白色;花序长1~2指,花淡黄色,微有芳香气味;蒴果黄褐色。生于水边湿地为佳。”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柳树一致。
  • 制剂: 艾热克 黑拉非 蒸露 柳树花、叶各适量,水6000ml。用温火蒸,流出药露2000ml即可。功能清热退烧,清脑养心,利尿燥湿,消炎止痛,通阻除黄,除烦止渴,消除伤寒,清热止痢等。主治热性病症,如发热发烧,头痛脑胀,心悸心慌,小便不利,肝阻黄疸,心悸口渴,胆液质性伤寒,热性痢疾等。内服,每日2次,儿童每次10~30ml,成人30~50ml。(《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
  • 注意事项: 本品对寒性气质有害,矫正药为砂糖。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木质部含水杨苷。柳白皮含水杨苷及鞣质。柳叶含鞣质4.93%(干重)。1kg鲜叶含10mg[1]。
  • 药理作用: 1.抗甲状腺肿  柳叶含较多,可纠正因缺引起的甲状腺肿,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腺肿缩小[1]。 2.祛痰作用  小鼠酚红排泄法祛痰实验证明柳叶粗提取物有祛痰作用[1]。 3.抑菌作用  柳叶水煎剂对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宋立人,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27 药理 [1]宋立人,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下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27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