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甘菊根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中药名:
洋甘菊根
类别:
维吾尔药
民族药名:
巴不乃依力提孜
民族药名出处:
《药物之园》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洋甘菊 Mitricaria chamomill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功效:
生干生热,激发性欲,补胃开胃,促进消化,散气消炎,健脑强筋,祛风止痛 ,利尿通经。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胃虚纳差,消化不良 ,脘胀腹胀,筋肌松弛,各种炎肿,关节肿痛,闭经,闭尿。
《药物之园》:“软化致病体液,散除致病物质,开通脉管之阻,滋补神经,消炎退肿,发汗解毒,催乳增乳等;治各种脑部疾病,头痛 ,各种乃孜来感冒 ,红眼病,眼痛,泪囊炎等头部疾病和各种肠胃疾病等。”
基原信息
来源生物拉丁名:
Mitricaria chamomilla L.
药物分类:
植物药
来源生物形态:
参见“洋甘菊 ”条。附:洋甘菊 Matricaria chamomilla L. 一年生草本,高30~60crn。茎直立,多分枝,绿色,光滑。叶互生,2~3回羽状分裂,裂片短,狭线形。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花序直径1~2.5cm,着生于枝端或叶腋,具长梗;总苞半球形,苞片2层,边缘膜质;边花一列,舌状雌性,白色;管状花两性,众多,黄色,花冠顶端4~5裂;雄蕊5枚聚药;雌蕊柱头2裂,花托突起成圆锥形,无托片。瘦果椭圆形,具3~5条细棱,无冠毛。花期6~7月。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主产我国新疆山区、田园,湖南、四川等地有少量栽培;国外地中海沿岸及欧洲其他地区多有分布。
栽培与养殖: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倍量洋甘菊 或洋甘菊花 代。
采收加工:
于夏季采集根部,晒干。贮藏于阴凉干燥处。
炮制方法:
/
性状鉴别:
/
显微鉴别: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性味归经:
三级干、二级热。
《药物之园》:“二级干热,偏于性。”
用法用量:
内服:1~6g。外用;适量。可入蜜膏、糖浆、汤剂、散剂、消食膏、油剂、敷剂、洗剂等制剂。
考证:
《药物之园》载:“洋甘菊根,是洋甘菊的根;洋甘菊,是众所周知的一种草,颜色多样,花以黄色、白色和紫色为多见。生长在盆地、田野等,夏季采收。全株高l~2尺,多分枝,色绿,枝细而脆,叶小,细稍长,花瓣色白,雌性色黄。花以黄色,花盘较大,气味芳香者为上品。根部药力比全株、花的药力强,擅长于壮阳。”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洋百菊的根一致。
制剂:
买朱尼 比合 巴布乃 蜜膏 洋甘菊 根12g,洋茴香 、欧矢车菊 各9g,人参 、青香茅 、香附 、树柳实、肉桂 、桂皮、欧细辛 、洋乳香 各6g,酸浆 、阿拉伯胶 、西黄芪 胶各5g,无洞珍珠 、珊瑚 各3g,蜂蜜 300ml。药物研成细粉,过罗,与炼蜜制成蜜膏即可。功能激发性欲,补胃开胃,促进消化,散气消炎,健脑强筋,爽心悦志,祛风止痛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胃虚纳差,消化不良 ,脘胀腹胀,筋肌松弛,情绪低落,关节疼痛等。内服,每日1次,晚间临睡前用开水服用3g。(《药物之园》)
选方:
1.治体内异常体液增多 取适量洋甘菊 根,煎汤内服。
2.治泪囊炎,眼痛,视物模糊,眼痒疼痛,沙眼 取适量洋甘菊 根,研成细粉,与相应的配料制成敷剂,外敷于眼部。
3.治性欲不振,阳痿早泄 取适量洋甘菊 根,研成细粉,制成散剂,与适量蜂蜜 和葡萄 醋冲服适量。
4.治小便不利,月经不通 取适量洋甘菊 根,煎汤内服或煎水坐浴外洗下腹。(1~4方出自《药物之园》)
注意事项:
对咽喉有害,矫正药为蜂蜜 和五榴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