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䶉肉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竹䶉肉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竹鼠科动物竹鼠Rhizomys sinensis Gray的肉、油、牙。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补中益气,化痰止咳。油,清热解毒,生肌消肿止痛。
  • 主治: 肉,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虚劳咳嗽。牙治小儿破伤风、异物入肉不出。油,治烧烫伤、无名肿毒、异物入肉不出。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Rhizomys sinensis Gray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体形粗壮,成兽体长常小于30厘米,尾长约6~7厘米。头部钝圆,吻较大,眼小,耳隐于毛内。四肢短粗,有较强的爪。屋上下均被有稀毛,成兽全身为棕灰色毛,基灰色,吻侧毛色较浅。腹面毛较稀。幼兽毛色较深,周身均为黑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善地下生活,喜栖于山坡竹林或山谷的芒草丛中。夜间活动,喜食竹的地下茎、竹笋及草和其他植物的种子与果实。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福建、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甘肃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
  • 用法用量: 肉30~60克,蒸吃。牙油炸后研粉,每服0.3~0.5克;外用牙磨水涂。油适量涂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竹木刺入肉不出 楼(竹鼠)油适量捣烂敷患处。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