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香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紫檀香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克孜力散代力
-
民族药名出处:
《拜地依药书》
-
药材来源:
为豆科植物青龙木的香木心材。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于生寒,调节异常血液质,凉血止血,清血止泻,清热退烧。
-
主治: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病症,如血热性尿血,咳血,月经过多,湿热腹泻,发热。
《拜地依药书》;“清热止痛,消炎退肿,阻止致病体液流串于器官,清血解毒等;治热性头痛,热性炎肿,血热丹毒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青龙木 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又名:紫檀、榈木、花榈木、蔷薇木、羽叶檀、黄柏木《中药大辞典》。 乔木,高15~25m,直径达40cm。树皮浅褐色,粗糙。具板根。心材红棕色,坚硬,纹理交错,花纹美观。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长圆形,长7~11cm,宽4~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侧脉7~9对,两面均无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胞生或项生;花梗及序轴被黄色短柔毛;生在萼下的两个小苞片早落;萼钟状,长5~7mm,微弯,萼齿5,宽三角形,顶端圆,上面两个最大,有黄色疏柔毛;花冠黄色,有香味,突出等外,蝶形,旗瓣阔10~13mm,花瓣边缘皱折,具长爪;雄蕊10个,单体;子房具短柄,密生黄柔毛,花柱侧生。荚果圆形,偏斜,扁平,有种子处有脉与绢毛,直径4~6cm,深褐色,具宽翅,翅宽约2cm。种子1~2颗。花期5~7月,果期7~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野生或栽培。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分布。国外印度、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地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樟脑、槟榔、白檀香代。
-
采收加工:
多为夏季采伐,除去外皮和肤材(进材);贮于干燥处。原产地植后30~40年采伐锯成段,砍去色淡的边材,心材干燥后入药。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为长条状块片,长约1m,宽7~15cm,内外均呈鲜赤色,久与空气接触,则成暗色以至带绿色光泽。导管成孔状,纵切面呈线条;有红色树脂样物质,呈油滴状,散布于木纤维、柔细胞及导管中,易溶于醇。质致密而重。气微,味淡。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干寒,味苦。
《拜地依药书》:“二级寒、三级干,即平性比白檀香强。”
-
用法用量:
内服:1~5g。外用:适量。可入蒸露剂、糖浆剂、汤剂、蜜膏剂、散剂、擦剂、敷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紫檀香,是一种树的木块;树高与核桃树和芒果树一样高;树叶像核桃树叶,多为下延;核果与笃耩香子相似。它分为白檀香、黄檀香、紫檀香三种,后者以气味芳香,富有油性,光滑,暗褐色者为佳品。药效期为30年。”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紫檀香一致。
-
制剂:
孜马地 散代力 苏如合 敷剂 紫檀香、大黄、玫瑰花、芫荽、番泻叶、菊苣子、腺毛车前子各3g,葡萄醋适量。药物研成细粉,用葡萄醋制成敷剂即可。功能清热止痛,消炎退肿等。主治腰腿、膝盖、关节、脊椎疼痛等。外用,根据病情取适量外敷于患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
-
注意事项:
对肺有害,并能降低性欲。矫正药为蜂蜜或冰糖。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心材含哥拉紫檀素(angolensin)[1],紫檀素(pterocarpin),高紫檀素(homopterocarp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2]。又含挥发油成分(aeudesmol),β-桉叶醇(β-eu-desmol)[3]。
-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 Pterocarpus santalinus 1. f.的水提取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Foxall C D.et al J chem Soc,1963:5573
[2]Bhrara S C,et al, CA,1964,61:3350e
[3]Takauchi K,et a1.CA,1979,91:37628r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