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桑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黑桑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夏士提吾吉买
  •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 药材来源: 为桑科植物黑桑的黑色或红色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寒,调节异常血液质和胆液质,消退咽喉炎肿,阻止热性体液流窜于上呼吸道,止渴增食,除疡愈疮,清热止泻。
  • 主治: 主治热性或血液质性和胆液质性疾病,如咽喉炎肿,口渴纳差,口腔溃疡,肠道疮伤,热性腹泻及痢疾。 1.《注医典》:“疗白喉、口腔粒疮,止牙痛,开胃,利尿,收敛恶创等。洁白喉、口腔粒疮,牙齿疼痛,胃纳不佳,小便不利,恶疮不愈等。” 2.《拜地依药书》:“疗急性疮疡,疗血痢等。治急性创疡,疗血痢等。” 3.《药物之园》:“治大便溏薄,异常胆液质过剩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orus nigr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黑桑Morus nigra L. 黑桑树白果桑葚树类似,但树高大,10~15(35)m。小枝灰褐色,被短柔毛,叶片心形,长10~15(25)cm,边缘有粗锯齿,或少见2~3浅裂片,上面深绿色粗糙,下面淡绿色并被短柔毛,在叶脉处特密;叶柄长2~3cm。花序雌雄不等长,雄者较长,2~5cm,雌花序约为雄花序的1/2。聚花果长圆形或卵形,长3~5cm,暗紫红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常栽培于村旁、地边、田间或城市住家附近。我国栽培于新疆,亦栽培于华东地区;国外栽培于西亚各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酸梅代。
  • 采收加工: 于夏季5~6月间果实近成熟时,桑椹发红时采摘,或树下放上布摇下,拣拾后晒干;贮于阴凉干燥处,防虫保管。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黑桑果序呈卵形或长圆形,鲜时初为红色,随着成熟后期而变为红紫色,具光泽,干后呈暗棕色至紫黑色,肉较厚,味较前者酸而适佳。二者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被片被有白色蜡质样绢毛。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宿存花被片4枚,包于果实外周,薄厚不均的带状,表皮细胞外壁角质样增厚,部分内表皮细胞含淡灰褐色钟乳体,有时可见表皮细胞的小突起状毛;薄壁细胞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挤压皱缩,有的细胞界限模糊,含黄棕色块状物、淡黄色结晶状物及草酸钙簇晶。外果皮为1列类方形或长方形的薄壁细胞,细胞侧壁呈波状,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为数列多角形颓废细胞组成,最内1列细胞较大,呈切延长,内含黄棕色物质,形成黄棕色环带,在果脊处各分布一维管束;内果皮紧贴于中果皮,由1~2个网纹石细胞组成,长20~60μm,宽10~20μm,胞腔狭小或呈方形及长方形,细胞壁具众多纹孔。种皮细胞棕黄至棕红色,细胞呈切向延长,胚乳细胞含多角形小糊粉粒。叶细胞与胚乳细胞类似,含糊粉粒较多。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一级干二级寒,味酸微甜。 1.《注医典》:“湿寒。” 2.《拜地依药书》:“二级干寒,有人认为有一定的湿性,也有人认为干性为一级。” 3.《药物之园》:“一级首干、二级寒。”
  • 用法用量: 根据病情食用或内服适量。可入糖浆剂、汤剂、果浆剂,伤粉、漱口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黑桑,桑果的一种;桑葚是众所周知的果实,它分为甜味桑葚和酸味桑葚两种,前者根据颜色分为白果桑葚和黑果桑葚,后者为黑桑,又称药桑;这里主要指的是黑桑,即药桑,味酸。”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黑桑一致。
  • 制剂: 木热巴衣 夏士提 果浆 黑桑3000g,水2000ml,砂糖2000g。将黑桑浸于水中煎煮至剩1000ml水时滤出黑桑,加入砂糖煎成黏糖,再加入滤出的黑桑温火煎成果酱即可。功能生于生寒,调节异常血液质和胆液质,消退咽喉炎肿,阻止热性体液流由于上呼吸道,止渴增食,除疡愈创,清热止泻等。主治热性或血液质性和胆液质性疾病,如咽喉炎肿,口渴纳差,口腔溃疡,肠道创伤,热性腹泻及痢疾等。内服,每日3次,每次30ml,儿童减量食用。(《拜地依药书》)
  • 选方: 1.治急性疮疡 取适量黑桑干膏,研成细粉,撒于患处。 2.治血痢 取适量黑桑汁,内服适量。(1、2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3.治口腔粒疮 取适量黑桑汁,漱口。(《药物之园》)
  • 注意事项: 本品用量过多对肺脏及筋肌有害,矫正药为蜂蜜石榴汁及各种消食膏。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黑桑植果含枸橼酸(约4%),维生素C(100.5~400mg/kg),糖类(73.29%~83.71%),鲜果中含葡萄糖(26.76%~56.24%)、果糖(0.18%~15.34%)、蔗糖(14.73%~83%),鞣质0.17%及脂肪油等[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705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