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梅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其他傣药推荐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中药名:
五彩梅
类别:
傣药
民族药名:
沙板阿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药材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叶或带花叶的嫩枝。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功效:
除风止痒,清火解毒。
主治:
主治“拢麻响,拢洞烘,洞飞暖”(带状疱疹 ,各种皮肤痒症)。
基原信息
来源生物拉丁名:
Lantana camara L.
药物分类:
植物药
来源生物形态:
马缨丹 Lantana camara L. 直立或半藤状灌木,有强烈气味,稍被毛,高1~2m,若为藤状时,高常倍之;茎枝无刺或有下弯钩刺。叶对生;卵形或矩圆状卵形,长3~9cm,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钝齿,上面粗糙而有短刺毛,下面被小刚毛。头状花序稠密,连花冠宽2~3.5cm;花序柄腋生,粗壮,常较叶为长;苍片狭长,约为花冠的1/3~1/2;花冠粉红色、红色、黄色或橙红色,长约1cm,花冠筒细长,裂片4~5;雄蕊4,不外露;子房2室。核果球形,肉质,长约5mm,成熟时紫黑色,有骨质的小分核2颗。花期全年。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00~1800m,栽培或逸生。云南德宏、保山、西双版纳、思茅等地有遗生,昆明有栽培。
栽培与养殖:
/
代用药: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炮制方法:
/
性状鉴别:
/
显微鉴别: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性味归经:
味苦,气臭,性凉。入风、土塔。
用法用量:
外用:取适量煮水外洗。
考证:
/
制剂:
/
选方:
1.治“拢麻响,扰洞烘,洞飞暖”五彩梅 100g,蔓荆 叶100g,黑心树 叶100g,艾纳香 50g,除风草 50g,十大功劳 50g,川楝叶50g,山大黄 50g。煎水外洗。(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2.治“拢洞烘”五彩梅 、青牛胆 、千张纸 树皮、膏桐 树皮、布荆 叶各适量。煎水外洗。(是洪市傣医康郎勒验方)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带花的全草含脂类,其脂肪酸组成有肉豆蔻 酸(myristic acid),棕榈 酸(palmitic acid),花生 酸(arachidicacid),油酸 (oleic acid),亚油酸 (linoleic acid)等,其非皂化部分有α-香树脂醇(α-amv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1一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还含葡萄糖 (glucose),麦芽糖 (maltose),鼠李糖(rhamnose)[1]。花叶挥发油含α一水芹 烯(α-nhellandrene)-戊烯(diPentene),α一松油醇(α-terpineol)牻牛儿醇(geraniol),芳樟醇(linalool),桉叶 素(cineole),丁香 油酚(eugenol),柠檬 醛(citral),糠醛(furfural),水芹 酮(Phellandrone),葛缕酮(car-vone),α一律草烯(α-humuene),α一、γ一松油烯(terpinene),柠檬烯 (limonene),β-丁香 烯(β-caryophyllene),对一聚伞花素(ρ-cymene),α一、β-蒎烯(pinene,),1, 4一 樟烯(1,4-camphene), 月桂烯(myrcene), 香桧烯(sabinene) 及α 一 (王古)(王巴)烯(α-copae-ne)[1.2]等。
药理作用:
五彩梅 有抑制脂质过氧 化物形成的作用,抑制豚鼠不同组织的脂质过氧 化作用的顺序是:肾上腺>肝>肾>心>肺>脑。五彩梅 对肝脏磷脂含量及超氧 化物歧化酶活性无影响,而显著提高谷胱甘肽 过氧 化物酶活性[1]。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