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

说明书

【饮片名称】

天花粉《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Tianhuafen

拉丁名
TRICHOSANTHIS RADIX

异名
栝楼根《神农本草经》;
白药《本草图经》;
瑞雪《本草纲目》;
天瓜粉《重庆堂随笔》;
花粉《增订伪药条辨》;
屎瓜根《四川中药志》;
栝楼粉、蒌粉《药材学》。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 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根。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四川。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本品气微,味微苦。以块大、色白、粉性足、质坚细腻、筋脉少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甘、微苦,微寒。

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临床应用】

1.热病烦渴
本品甘微苦微寒,既能清肺胃二经实热,又能生津止渴,故常用治热病烦渴,可与芦根竹叶等药同用。取本品清热生津止渴之功,配沙参、麦门冬、玉竹等药,可治燥伤肺胃,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少痰,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2.肺热燥咳
本品入肺经,既能清肺热,又能润肺燥,治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者,常与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等同用。若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咳喘咳血,可与西洋参、北沙参阿胶等药同用。
3.内热消渴
本品善于清泻肺胃实热,生津止渴,治积热内蕴,化燥伤津之消渴证,常与麦门冬、芦根白茅根等同用;若内热消渴,气阴两伤者,常与人参同用,如玉壶丸(《仁斋直指方》)。
4.疮疡肿毒
本品既能清热泻火解毒,又能消肿排脓疗疮,治疮疡初起之红肿热痛,未成脓者可使之消散,脓已成者可溃疮排脓,常与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10~15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入丸、散。
2.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
2.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服。
3.单独注射天花粉蛋白制剂,可出现发热、头痛、药疹等反应,有过敏史者慎用,肝、肾、心功能不良,严重贫血及精神病患者亦应慎用。
4.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5.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

【妊娠及哺乳】

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

1.天花粉知母
两药同属清热泻火药,均归肺、胃经,皆能清热生津止渴,均可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及内热消渴。但天花粉甘微苦微寒,以清热生津见长,兼能清肺润燥,适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肺热燥咳证;又能消肿排脓,可治疮痈肿毒,脓未成者可使消散,脓已成者可促溃排脓。而知母甘寒质润兼归肾经,能上清肺热而泻火,中泻胃火而止渴,下润肾燥而滋阴;既能清热泻火以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之实热证,又可滋阴降火以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之虚热证;因其有润肠通便之功,故又可用于肠燥便秘
2.天花粉芦根
两药同属清热泻火药,均归肺、胃经,能清热生津止渴,可用治热病津伤口渴。但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清热生津之力较强,兼能清肺润燥,故可用治肺热燥咳、痰热咳嗽带血等;此外,尚能消肿排脓,用治痈肿疮毒。而芦根甘寒,善清肺胃之热而兼透散,故可治外感热病初期兼表证、中期高热烦渴、后期热退津伤口渴;又能清热利尿,用于热淋涩痛;清热止呕,用于胃热呕哕;清透肺热,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3.天花粉葛根
两药均能清热生津止渴,可用于热病伤津口渴及消渴证。但天花粉甘微寒质润,属清热泻火药,善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既治肺热燥咳,又治痈肿疮毒。葛根轻扬升散,属发散风热药,功善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为治表证发热无汗、头痛项强之主药,且可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止泻止痢,既治脾虚泄泻,又疗热泻热痢。

【化学成分】

主要含天花粉蛋白,α-羟甲基丝氨酸天冬氨酸,核糖,木糖,阿拉伯糖,7-豆甾烯-3-β-醇,还含α和β-苦瓜素、葫芦苦素等。

【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皮下或肌内注射天花粉蛋白,有引产和中止妊娠的作用。天花粉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天花粉分离出的5种聚糖均有降血糖作用。天花粉煎剂、天花粉蛋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7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6-8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7-1224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71-276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63-166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