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

说明书

【饮片名称】

番泻叶《饮片新参》

汉语拼音
Fanxieye

拉丁名
SENNAE FOLIUM

异名
旃那叶、泻叶《现代药物志》;
竹叶《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 Cassia angustifolia Vah 或尖叶番泻 Cassia acutifolia Delile 的干燥小叶。主产于印度,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通常于9月采收,晒干。本品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以完整、叶形狭尖、色绿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甘、苦,寒。

归经
归大肠经。

【功效】

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临床应用】

1.实热积滞,便秘腹痛
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泻下导滞,又能清导实热,适用于热结便秘,亦可用于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大多单味泡服,小剂量可起缓泻作用,大剂量则可攻下;若热结便秘,腹满胀痛者,可与枳实厚朴等配伍,以增强泻下导滞作用。
2.水肿胀满
本品能泻下行水消胀,用于水肿胀满,单味泡服,或与牵牛子大腹皮等同用。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2~6g,后下,或开水泡服。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期、月经期慎用。
2.剂量过大,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妊娠及哺乳】

孕妇及哺乳期慎用。

【鉴别用药】

番泻叶大黄
二药均能泻下导滞,清导实热,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番泻叶小剂量可起缓下作用,大剂量则峻下,其泻下作用强于大黄,且起效比较迅速。而大黄除泻下作用外,尚有较好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逐瘀,利湿退黄之功,用于血热吐衄,目赤咽痛,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证及湿热黄疸、淋证等。

【化学成分】

主要含双蒽酮类成分:番泻苷A~D等;在尖叶番泻叶中还发现少量游离蒽醌类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番泻苷A(C42H38O20)和番泻苷B(C42H38O20)的总量不得少于1.1%。

【药理作用】

番泻叶中含蒽醌衍生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比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苷A、B,经胃、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盆神经节以收缩大肠,引起腹泻。蒽醌类对多种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62-363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43-144
3.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29-431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432-433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

相似中药材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