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落回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博落回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头乌筒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罂粟科植物博落回 Macleaya cordata(Willd.)R.Br.的全草。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散瘀消肿,祛风镇痛,麻醉,杀虫止痒。
  • 主治: 治风湿骨痛、关节痛、跌打损伤、疥疮、皮肤瘙痒、蜂蜇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acleaya cordata(Willd.)R.Br.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达2米,全体被白粉,新鲜破损时有红黄色汁液流出。茎直立,中空,多分枝。单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长5~20厘米,宽5~24厘米,5~9浅裂,边为波状浅圆齿。花黄白色,圆锥花序顶生。蒴果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具4~6颗种子。花期6~7月,果期8~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或新荒地,也有栽培。产于广西三江、龙胜、资源、全州、兴安、富川、昭平、苍梧、岑溪、平南等县市;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有大毒。
  • 用法用量: 2~3克,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跌打损伤、风湿痛 头乌筒(博落回)3克,卞别雷(巴豆)9克,毛老虎(黄杜鹃)9克,入山虎(两面针)9克,上山虎(海子)15克,下山虎(白珠树)15克,铜卡扎咪(鹅不食草)15克,刹咪(飞天蜈蚣)15克,木翁紧(大叶臭椒)15克,米双酒1000毫升浸泡,取药酒外搽。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博落回根含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1],博落回碱即白屈菜玉红碱[2],化血根碱[3],博落回酸碱[4],去氢碎叶紫堇碱[5]。果实中含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及β-别隐品碱[6]。小果博落回地上部分含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隐品碱,别隐品碱[7]和博落回碱[8]。
  •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白屈菜红碱、血根碱及博落回碱对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八叠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以及某些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 2.杀虫、杀蛆作用  博落回有强大的杀阴道滴虫作用,在玻片上将滴虫与博落回浸膏相接触,滴虫立刻被全部杀死[2]。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及博落回碱还有杀线虫作用[1]。博落回可使蝇蛆先兴奋,后麻痹而死,并能抑制蝇卵的孵化。杀蛆作用以叶及果皮效力最强,茎次之,根最弱。杀蛆效力不因干燥而丧失,杀蛆有效成分为生物碱[3,4]。 3.毒性  博落回所含生物碱毒性颇大,主要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5-7]。动物实验证明,将博落回注射液注入免耳静脉,引起心电图T波倒置,并可出现多源性、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有短暂的阵发性心律紊乱,阿托品可对抗其对心脏的毒性[8]。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