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蓬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小飞蓬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老腩艾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菊科植物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L.)Cronq.的全草。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清热利尿,散瘀消肿,止血止痛,杀虫止痒。
  • 主治: 治风湿骨痛、尿血、血崩、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痢疾、中耳炎、小儿头疮、牛皮癣、铜钱癣、皮肤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疡肿毒、阴囊湿疹。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onyza canadensis(L.)Cronq.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根纺锤形,有纤维状物,茎直立,高50~100厘米,有纵棱,被长硬毛。单叶互生,下部叶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疏锯齿或全缘,中部和上部叶较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花白色和淡黄色;头状花序多数,小,排成顶生多分枝的大圆锥花序;总苞近圆柱状。瘦果线状披外形,冠毛污白色,1层。花期5~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旷野、荒地、田边和路旁。产于广西灌阳、钟山、贺州、金秀、北海、邕宁等县市;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浙江、台湾、广东、江西、湖北、四川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凉。
  •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或揉软搽患处,或捣汁滴耳。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中耳炎 老腩艾(小飞蓬)鲜叶适量,捣烂取汁,加黄鳝鱼血滴耳。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其中含柠檬烯,芳樟醇,乙酸亚油醇酯及醛类,母菊酯,去氢母菊酯和矢车菊属烃X[1]。地上部分含β-檀香萜烯,花侧柏烯,β-雪松烯,α-姜黄烯,γ-荜澄茄烯[2],柠檬烯,醛类,松油醇,二戊烯,枯牧烯,邻苄基苯甲酸[1],皂甙,高山黄芩甙,γ-内酯类,苦味质,树脂,胆碱,维生素C[3]等。
  • 药理作用: 1.抗炎抗菌作用  小飞蓬地上部分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角叉菜胶和甲醛性足肿胀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提取物中的β-雪松烯是抗炎活性成分[1]。小飞蓬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全草醚提取液体内外抑菌作用试验确定香草酸、丁香酸为主要抗菌有效成分[2]。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