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猪胆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山猪胆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叶铜胆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猪科野猪Sus scrofa L.的胆。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清热解毒
  • 主治: 癫痫、小儿发热惊风、小便不利、疔疮恶疽、无名肿毒、烧烫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us scrofa L.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原动物外形与家猪相似,但头部较细长,吻部十分突出,圆锥形,末端有裸露的软骨势。耳直立,四肢较短,尾小,躯体被有刚硬的针毛。体长1~2米,重约150公斤,公比母大。毛棕黑色或黑色,腹毛色较浅。公猪上犬齿发达,上翘外露,称獠牙,下犬齿很长,三角形,略向后弯。母猪犬齿小,不像獠牙。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活在山区近水的高草丛中和季雨林、疏林、草地和山间沟谷附近。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捕得后,剖腹取胆,吊通风处凉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 用法用量: 0.3~1克,开水浸泡服;外用适量水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疔疮恶疽 叶铜胆(山猪)胆适量,加葱白捣敷患处。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胆汁中含鹅去胆酸,3α-羟基-6-代-5α-胆烷酸,石胆酸等,差不多完全都是与甘氨酸结合的[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