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苦艾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阿其克艾曼
-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苦艾的花枝及叶。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热,补胃消食、消炎止痛,祛寒燥湿。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湿寒性胃虚纳少,咽喉炎,扁桃体炎,乃孜乐性感冒,伤寒,肝炎,脾脏炎肿,心包炎及关节疼痛,疗疮,湿疹。
1.《注医典》:“消炎退肿,祛风通阻,补胃开胃,利水退黄,杀虫驱虫,软坚止痛,通经通尿等。治耳下炎肿,耳痛,耳道流脓,中风脑溢血,胃虚纳差,水肿,黄疸,肠道生虫,肝硬疼痛,腰痛,胃痛等。”
2.《保健药园》:“清除多余体液,祛寒强筋,祛风健肌等。治异常体液增多,关节炎,瘫痪,手足颤抖等。”
3.《拜地依药书》:“消肿退痔,祛寒止痛,消退伤寒,生发生辉等。治内脏炎肿,胃寒疼痛,日久伤寒,痔疮,斑秃等。”
4.《药物之园》:“除癫安神,解毒虫之毒,除眩止晕,消除忧郁等;治癫?,癔病,恶梦,眩晕,忧郁症,毒虫叮伤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rtemisia absinthium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苦艾 Artemisia absinthium L. 多年生草本,高50~125cm,全株具浓厚的特异蒿气。直根,具多数支根。茎直立,具明显的纵棱,上部多分枝,灰绿色,被短的白色柔毛。叶互生,叶片轮廓呈长矩圆形或卵形,长一般5~9cm,密被柔毛,下部叶有柄,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分裂,中部叶无柄,为二回羽状分裂,上部叶为羽状分裂。苞叶3裂或全缘或微有锯齿。多数球形下垂的头状花序,组成大型的圆锥形花丛,头状花序直径3~4mm,总苞片覆瓦状,2~3层,外侧苞片线状,具绵毛,内侧苞片椭圆形,膜质;花托隆起,被白色苷毛;花黄色,管状,中央花两性,杯状,花冠边缘5齿裂,反曲,边花雌性,狭筒状,全线或2齿裂。花期6~8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喜生于海拔1700~2300m的荒野、山坡草地、林地草原及亚高山地带。我国新疆有分布。国外在欧洲南部及阿富汗、伊朗、克什米尔、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亚美尼亚等地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水品缺货,可用欧细辛代。
-
采收加工:
于夏季花蕾期或初花期割取花枝,晒干,贮于阴凉处。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全体银灰色,被大量丝样紧贴的柔毛,用手触之有柔软感。茎具纵向明显条棱,横断面白色,有髓。叶互生,下部叶有柄,完整的叶,用水湿润展平后,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小叶片三角状圆形,中部叶无柄,二回羽状分裂,上部叶为羽状分裂,苞叶3裂或不裂,裂片线状长椭圆形,钝尖,全缘或有锯齿缘。众多下垂球形头状花序,组成大型圆锥形花丛,头状花序单个或成双,由披针形的苞腋生出,直径3~4mm,总苞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线状,密被绵毛,内侧苞片椭圆形,膜质;花托具白色托毛;花黄绿色,中央花两性,杯状;边花雌性,狭简状。气蒿样芳香,味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I列,细胞长方形或方形,外被角质层,并生有丁字形非腺毛,腺毛少见;皮层细胞多角形,数列,内皮层细胞1列狭长方形,凯氏点明显;维管束外韧型,在韧皮部与内皮层间,有中柱鞘纤维,髓部细胞较大。
粉末特征:呈发绿色。丁字形非腺毛,具2~4个细胞组成的柄部,上有横的两端尖锐的长形薄壁细胞,细胞中央与柄部相连,并有少数单细胞非腺毛;腺毛小,常陷入表皮内,椭圆形,腺头多由4对细胞组成,柄短;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常4或5个;花粉粒类圆形,三沟型,直径20~25μm;导管螺纹和孔纹。尚可见具明显壁孔的花药隔内壁细胞、柱头细胞、叶肉细胞、子房表皮细胞及纤维。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干热,味辛。
1.《注医典》:“一级热、三级干。有人认为二级干热”。
2.《白色宫殿》“一级热、二级干。”
-
用法用量:
内服:2~5g。外用:适量。可入糖浆剂、汤剂、片剂、醋糖剂、蜜膏、小丸、洗剂、油剂、敷剂、糊剂等制剂。
-
考证:
《注医典》载:“与‘赛依台尔’(野薄荷)叶相似的一种植物,性烈,味辛。根据产地分为五种,如:罗马苦艾、胡拉桑苦艾……”《保健药园》载:“是一种山洋甘菊,叶与‘赛依台尔’叶相似,花黄色,种子与骆驼蓬子相似。”《白色宫殿》载;“叶与‘野薄荷’叶相似的植物,花黄色,与洋甘菊花相似,味苦,微有芳香。”《药物之园》载:“是乔本与草本植物之间的一种植物,叶与‘欧库万’(赛依台尔)叶相似,花与洋甘菊的花相似,但比它小,种子与苜蓿子相似,味辛,性烈。”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植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苦艾一致。
-
制剂:
1.谢日比提 艾非散厅 糖浆 苦艾、芹菜各15g,洋茴香、玫瑰花各30g,洋乳香10g,肉桂6g,方糖500g。药物研成粗粉,浸泡在1500ml水中过1夜,用火煎汤,过滤去杂,放入方糖煎服一次即可。性干热。功能去寒补胃,除胀止痛,通阻利尿。主治胃脘寒虚,腹胀胃痛,肝脾有滞,小便不利。内服,每日3次,每次成人30~50ml,儿童15ml。(《阿日甫验方》)
2.热维改尼 艾非散厅 油 新鲜苦艾75g,巴旦杏仁油280ml。将新鲜苦艾捣研成糊状,与巴旦杏仁油搅拌均匀,放入太阳底下40d即可。功能补胃,补肝,强身。主治胃虚,肝虚,身体虚弱。内服或外用,根据病情取适量使用。(《回回药方三十六卷》)
-
选方:
1.治耳下炎肿,耳痛,耳道流脓 取适量新鲜苦艾,捣成糊状,敷于患处。
2.治中风脑溢血 取适量苦艾,与适量蜂蜜煎汤内服。
3.治胃虚纳差,水肿,黄疸 取适量苦艾,煎汤内服10d。
4.治肠道生虫 取适量苦艾、大米、蜂蜜,煎汤内服。
5.治肝硬疼痛,腰痛 取适量新鲜苦艾,捣成糊状,与指甲花油调配敷于肝区或腰部。
6.治胃痛 取适量新鲜苦艾,捣成糊状,与玫瑰花油调配敷于胃区。(1~6方出自《注医典》)
7.治异常体液增多 取适量苦艾,用水煎沸,制成灌肠剂,待凉后灌入肛门。
8.治关节炎,瘫痪,手足颤抖 取适量新鲜苦艾,捣碎成糊状敷于患处。(7、8方出自《保健药园》)
9.治内脏炎肿,胃寒疼痛,日久伤寒,痔疮,斑秃 取适量新鲜苦艾,捣碎成糊状敷于患处,或取适量苦艾煎汤内服。(《拜地依药书》)
10.治癫?,癔病,抑郁症 取适量苦艾,与适量莬丝子草煎汤内服。
11.治眩晕 取适量苦艾与适量芦基煎汤内服。
12.治毒虫叮伤 取适量苦艾与适量蜂蜜煎汤内服。(11~12方出自《药物之园》)
-
注意事项:
具有引起头痛的副作用,矫正药为谢日比提阿那尔 糖浆,洋茴香。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苦艾挥发油,深绿色,比重为0.925~0.950,一般含量为0.3%~0.4%,主要成分含芋酮(thujone),芋醇(thujol),萜类;苦味成分有苦艾素(absinthin;absiyhiin),苦艾内脂(artabsin),安艾苦素(auabsinthin);氨基酸有异缬氨酸(异成酸:Isovalerianic acid),异亮氨基酸;黄酮类有蒿素(ar-temisin),除此尚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1]。
-
药理作用:
苦艾素、苦艾内酯及安艾苦素三者均有驱蛔虫作用。动物试验表明鼠或家兔注入5%苦艾素乙醇溶液0.03~0.06ml后即可发生痉挛。人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距较大[1]。
芋酮(即侧柏酮)有类似樟脑样的中枢兴奋作用,大量可致惊厥[1]。一种苦艾乙醇提取物对酵母菌所致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2]。小鼠腹腔注射LD100为240mg/kg。[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上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405
药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405
[2]Ikraram M,et a1.Planta Med.1987,53(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