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斑鸠菊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驱虫斑鸠菊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卡拉孜热
-
民族药名出处:
《药物之园》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驱虫斑鸠菊的成熟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清除过盛黏液质,促进色素沉着,恢复皮肤颜色,祛湿消肿,散寒止痛,驱虫。
-
主治:
主治白癜风,湿寒性炎肿,湿痹疼痛,肠道寄生虫。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Willd.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驱虫斑鸠菊 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Willd. 一年生草本,高1~2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微带棱,多纹,被疏短柔毛和腺毛。叶豆生,披针形或椭圆形,长3~12cm,宽1~5cm,顶端狭尖,有1~2cm的柄,中部以上有锯齿,上面被疏短毛,下面仅叶脉处有短毛或无;主脉明显突出。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约2cm,生于叶腋或枝端;梗粗壮,密生短毛;总苞片3~4层,外层革质,条形,密被短毛,内层膜质,光滑,狭披针形或狭卵形;花筒状,紫红色,长1~2cm,檐部钟状5裂,筒部细长。瘦果近圆柱形,黑色,长约4mm,具10条纵肋,被非腺毛和腺毛,长约5mm,呈墨绿色,具栉齿状冠毛1~2列,淡棕黄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宅旁荒地或路旁,亦有栽培。我国引种栽培,主产于新疆;国外主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可用纯孜然、洋茴香、小茴香及野茴香代。
-
采收加工:
/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瘦果呈倒圆锥形或柱形﹐长约5 mm,顶端平截,下端稍细﹐具 10条纵向突起棱肋,表面呈棕绿色或黑绿色,用放大镜观察可见棱肋处有非腺毛,其肋间凹陷处有腺毛,气特异,味极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果实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方形,在棱脊处可见棕色单细胞和叉状非腺毛,在肋间凹陷处有棕黄色卵形或乳头状单细胞腺毛。中果皮细胞多层,在每个棱脊处中央有维管束,在木质部内侧有石细胞群和纤维群,在每个棱脊的中果皮最内侧有石细胞带,从棱脊一直延至凹入处和另一棱脊石细胞带相连,在每个棱脊处断开,呈“V”字形;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含众多草酸钙方晶和柱晶。内果皮细胞呈黄棕色。种皮细胞黄棕色,2层。胚乳不发达,为2~3层薄壁细胞,中央有子叶2枚,子叶为长圆形,外侧有一层方形细胞,内为长方形细胞,其间有维管束。
粉末特征:呈棕黄色。石细胞呈类圆形、椭圆形、纺锤形,成群或单个散在,石细胞壁厚,直径20~35μm,长120μm,孔沟明显,石细胞是棕黄色。腺毛为单细胞,卵形,长23~25μm。非腺毛单一或呈叉状,长达160μm。螺纹导管直径15~25μm。果皮细胞中含有方晶和柱晶,长5~10μm。种皮细胞黄棕色,细胞壁形状特异,呈网纹状。胚乳细胞多角形,内含众多油滴。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三级未干热。
-
用法用量:
内服:2~5g。外用:适量。可入蜜膏、汤剂、糖浆、口服液,敷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驱虫斑鸠菊,是驱虫斑鸠菊的种子;原植物高约4尺,叶稍长,边有齿,花与菊苣花相似,蓝紫色,种子也与菊苣子相似,有壳,黑色,味辛烈。”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驱虫斑鸠菊一致。
-
制剂:
买朱尼 卡力孜热 蜜膏 驱虫斑鸠菊222g,除虫菊根44g,盒果藤根皮、干姜各44g,炼蜜1012g。药物研成细粉,过罗,与炼蜜制成蜜膏即可。性湿热。功能促使皮肤产生色素。主治白癜风。内服,每口2次,每次5~10岁者10~15g,10岁以上者20~40g。该膏是治白癜风的特效药,初次为15g,以后每日渐增,最后只能增加到60g。服药期间,忌食湿寒性水果、稀流饮食,禁饮生水、冷饮,禁食湿寒性食物,应多食热性肉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在炎热季节服药,同时进行日光浴,其疗效更佳。(《维吾尔医学制剂学与复方学》)
-
选方:
/
-
注意事项:
对肾、肺及热性气质者有害,若用需配野薄荷。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果实含斑鸠菊酸(vernolic acid)、斑鸠菊大苦素(vernodalin)和斑鸠菊醇(vernodalol);无机成分含大量的钾、钠、镁、钙、磷;稀有元素有锂、铜、锶等[1]。
-
药理作用:
全草可用以驱蛔虫,并有消炎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维吾尔药材标准(上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170
药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维吾尔药材标准(上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