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旗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半边旗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平面又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凤尾蕨科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的全草。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
  • 主治: 治痢疾、血崩、外伤出血。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teris semipinnat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100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被黑色鳞片。叶二型,除羽轴上面两侧隆起的狭边上有锯齿状小突起外,其余光滑;能育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2回半边羽状深裂;羽片三角形或半三角形,长尖头,上侧全缘,下倒羽裂近至叶轴,裂片线形或椭圆形,边缘仅不育的顶部有尖锯齿;不育叶同形,全有锯齿。叶脉1~2回分叉。孢子囊群线形,连续排列于叶缘,囊群盖线形,膜质。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溪边、林下或墙上阴处。产于广西南宁、邕宁、柳江、贺州、梧州、平南、桂平、贵港、容县、北流、陆川、博白、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亚洲热带地区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草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涩,性凉。
  • 用法用量: 20~30克,水煎服;外用叶适量,捣敷患处。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外伤出血 平面又(半边旗)适量,捣烂外敷。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3-羟基-6-羟甲基-2,5,7-三甲基-1-茚满酮,对映-11α-羟基-15-代-16-贝壳杉烯-19-羧酸,对映-11α-羟基-15-代-16(S)-贝壳杉烷-19-羧酸[ent-11α-hydroxy-15-oxo-16(S)-kauran-19-carboxylicacid],对映-11α-羟基-15-代-16(R)-贝壳杉烷-19羧酸[ent-11α-hydroxy-15-oxo-16(R)-kauran-19-carboxylicacid],对映-7α,9-二羟基-15-代-16(S)-贝壳杉烷-19,6-内酯[ent-7α,9-dihydroxy-15-oxo-16(S)-kauran-19,6-olide][1]。
  •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半边旗水提取液(PWE)和醇提取液(PAE)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K562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明显降低HL-60细胞的分裂指数,半边旗5g/kg对体内移植性肿瘤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HePA肝癌也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低10倍剂量的半边旗水提取液与低剂量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可使5-Fu抑瘤率提高,在抑瘤的同时不降低荷瘤鼠末梢血白细胞数[1]。 2.抗菌作用  100%半边旗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 3.毒性  以75g生药/(kg·d)小鼠灌胃,连续观察1星期无异常;PWE和PAE溶血试验均为阴性,提示急性毒性很低[1]。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