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说明书
【饮片名称】
-
芥子《新修本草》汉语拼音Jiezi拉丁名SINAPIS SEMEN异名
【药材图片】
【来源】
【性状】
【药性】
-
性味辛,温。归经归肺经。
【功效】
-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临床应用】
-
1.寒痰咳喘,悬饮胸胁胀痛
本品辛温力雄,性善走散,能温肺寒,利气机,豁痰涎,逐水饮。治寒痰壅肺,气逆咳喘,痰多清稀,胸闷者,常与苏子、莱菔子同用,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若痰饮停滞胸膈成胸胁积水,咳喘胸满胁痛者,可配伍甘遂、大戟等以豁痰逐饮,如控涎丹(《三因方》)。治疗冷哮日久,可与细辛、甘遂、麝香等研末,于夏令外敷肺俞等穴,或以白芥子注射液在肺俞、膻中、定喘等穴行穴位注射。
2.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本品温通经络,善散“皮里膜外之痰”,又能消肿散结止痛。治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麻木或关节肿痛,可配伍马钱子、没药、肉桂等,亦可单用研末,醋调敷患处。治痰湿流注,阴疽肿毒,常配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药,以温阳化滞,消痰散结,如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用法用量】
-
药典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其他用法用量参考1.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剂,或入酒剂。
2.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入膏剂、散剂。
【注意事项】
【鉴别用药】
-
1.生芥子与炒芥子
二者为芥子的不同炮制品种。生芥子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多用于胸闷胁痛,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主,阴疽肿毒。炒芥子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可避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多用于痰多咳嗽。
2.芥子与紫苏子
二者皆为辛温之品,均有降气化痰之功,同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然芥子辛温走散,偏于温肺化痰逐饮,通经络,善消“皮里膜外之痰”,主治寒痰壅肺之咳喘痰多,胸闷气短;又能消肿散结,通络止痛,治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紫苏子辛温润降,长于降气化痰,润燥滑肠,尤宜喘咯痰多而兼有便秘者。
3.芥子与莱菔子
二者均能化痰,且可相伍为用。但芥子性温,既善温肺豁痰,又可散结通络止痛,适用于寒痰咳喘气急,痰滞经络痹痛麻木,阴疽流注等。莱菔子性平,功能降气化痰,消食除胀,适用于痰壅咳喘,食积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泻痢不爽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饮片名称
药材图片
来源
性状
药性
功效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鉴别用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