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

说明书

【饮片名称】

附子中药志》

汉语拼音
Baifuzi

拉丁名
TYPHONII RHIZOMA

异名
禹白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牛奶白附《中药志》;
鸡心白附《全国中草药汇编》;
半夏《江西民间草药》;
野慈菇《泉州本草》;
麻芋子(甘肃)。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 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河南、甘肃、湖北。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本品气微,味淡,麻辣刺舌。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生用,或用生姜白矾制过后用。

【药性】

性味
辛,温;有毒。

归经
归胃、肝经。

【功效】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临床应用】

1.中风痰壅,口眼㖞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
本品辛温燥烈,善祛风痰,定惊搐而解痉,是治疗风痰证的常用药。治中风痰壅,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常与全蝎僵蚕等同用;治风痰壅盛之惊风、癫痫,常配伍半夏天南星;治破伤风,可与防风天麻天南星等药同用。
2.痰厥头痛,偏正头痛
本品辛散温通,性锐上行,善逐头面风痰,又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常用治肝风夹痰上扰头痛、眩晕,偏正头痛等头面部诸疾。治痰厥头痛、眩晕,常配半夏天南星;治偏头痛,可与白芷配伍。
3.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治瘰疬痰核,可鲜品捣烂外敷;治毒蛇咬伤,可磨汁内服并外敷,亦可与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3~6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内服:研末服0.5~1g。

【注意事项】

1.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不宜使用。
2.孕妇慎用。
3.生品一般不作内服,内服宜慎。

【妊娠及哺乳】

孕妇慎用。

【毒性】

1.本品有毒。
2.中毒与救治
(1)中毒原因:误食、过量。误食鲜品7个(约30g),可中毒致死。
(2)中毒反应表现:口舌麻辣,咽喉灼热并有梗塞感,舌体僵硬,语言不清,继则四肢发麻,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流涎,面色苍白,神志呆滞,唇舌肿胀,口腔黏膜及咽部红肿,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中毒救治:除洗胃、导泻等急救处理外,还可按以下救治。①以生姜汁和白米醋含漱,然后内服适量;②中药治疗以生甘草50g嚼咽,20分钟后用锡类散外吹咽部,每次1瓶,15分钟1次。或以黄芩石膏黄连等配伍煎汤内服;③对症处理。

【鉴别用药】

1.关白附与禹白附
二者属于同名异物,其功效相近,但来源不同,均能祛风痰,定惊搐,止痛。然而关白附毒性较大,功效偏于散寒湿止痛,现已较少应用,禹白附毒性较小,又能解毒散结,现已作为白附子的正品广泛应用。
2.制白附子与制天南星
二者均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具燥湿化痰、祛风解痉之功,主治中风口眼㖞斜,惊风癫痫、破伤风等。但制白附子辛温,其性上行,善祛风痰,定惊搐,止痛,尤善治头面部诸疾;外敷可治瘰疬痰核及毒蛇咬伤。制天南星兼入肺经,又治寒性顽痰阻肺之喘咳、风痰眩晕、中风痰壅等;外用又能消肿散结止痛,用治痈疽肿痛,毒蛇咬伤。

【化学成分】

主要含脂肪酸及酯类成分:油酸油酸甲酯等。还含β-谷甾醇、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生品及炮制品均有显著祛痰作用,β-谷甾醇有镇咳祛痰作用,但无平喘作用。生、制品对巴比妥均有协同镇静催眠作用,还有抗惊厥、抗破伤风作用。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或混悬液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体外试验表明,乙醇液对S180腹水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10-111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02-30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18-2220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68-870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13-916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毒性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