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果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沙棘果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吉航
  • 民族药名出处: 《拜地依药书》
  • 药材来源: 为胡颓子科植物中国沙棘的成熟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寒,清热止咳,清胃增食,降逆止吐燥湿祛痰,利尿渗湿,软肝退肿,凉血降压,平喘定心。
  • 主治: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热性咳嗽,胃热纳差,恶心呕吐,顽痰不化,小便不利,肝硬腹水,高血压病,气端心悸。 《拜地依药书》:“疗口腔溃疡、肠道溃疡,止泻止痢等。治口腔溃疡、肠道溃疡,腹泻痢疾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Hippophae rhamnoides L. subsp.sinensis Rousi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 灌木,高一般为2~5m,高者可达10m以上。树皮棕灰褐色。芽项生或侧生,幼枝灰白色,密被鳞片或星状毛,老枝灰褐色,水平测枝较多,枝上有灰褐色粗壮棘刺。全树可分营养枝和结果枝两类;初果期,营养技多于结果枝;盛果期,营养枝与结果枝基本相同;衰老期营养枝少于结果枝。单叶通常近对生,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6cm,宽4~7m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叶面光,呈深绿色,叶背面有白色盾状鳞斑,叶片近革质,叶柄极短,长1~2mm。花单性,黄色小花,雌雄异珠,幼龄期难区别,果期才能区分雌雄株。雄花芽比雌花芽长1~2倍,先开花后展叶;短总状花序,着生于二年生小枝叶腋中,雌花序7~12朵小花,雌株上的花轴通常变成小枝或棘刺;雌花有短梗,萼筒有两个小裂,花柱线形,具圆柱状柱头;雄花无梗,具退化的萼片,雄蕊4枚,生在花托上,花丝短。核果密集在序轴上,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0mm,直径5~8mm,呈黄色、橘黄色至红色。种子一枚,卵形,长3~4mm,直径2~3mm。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我国分布于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 栽培与养殖: 沙棘为雌雄异株,有性繁殖后代容易变异而无性扦插可以保持其优良特性,苗圃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光照充足、水源方便、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黏壤土。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一般在秋季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果实成熟后在树上宿存数月不凋落,且有不怕霜冻的优点。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新鲜沙棘果呈圆形、椭圆形或卵形,长6~10mm,直径5~8mm,表面光滑,顶端有浅色残存花柱,底端具果柄或果柄痕。干燥果实呈类球形或椭圆形,常数个粘结成团,单个者长5~8mm,直径4~6mm,表面皱缩,顶端有残存花柱,基部有短小果柄或果柄痕,表面棕黄色至棕红褐色,果肉油润;种子1粒,斜卵形,有光泽,中央有1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酸,微涩。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果实横切面 外果皮细胞1列,细胞略呈方形,壁稍厚,外被角质层,并可见白色鳞状毛。中果皮宽阔,薄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含众多橙黄色至鲜黄色颗粒状物及油滴。维管束外韧型,位于中果皮内侧,近环列;内果皮为1列无色的镶嵌细胞。种皮较厚,栅状细胞排列紧密。子叶细胞多角形,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2)粉末特征 呈黄褐色。鳞状毛易见,由数10个长短不等的单细胞非腺毛聚集成放射状毛丛,有的已破碎为扁形或数个联结,长80~200μm,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壁稍厚,侧面可见外被的角质层。种皮栅状细胞多成排,直径约20μm。子叶细胞多角形,内含糊粉粒及油滴,导管螺纹,细小,直径5~10μm,多伴有薄壁细胞,内果皮细胞镶嵌状排列,纤维长梭形,有的具孔纹。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干寒,味微酸。 《拜地依药书》:“绝对干寒。”
  • 用法用量: 内服:3~9g。外用:适量。可人糖浆剂、果酱剂、汤剂、肛门栓等制剂。
  • 考证: 《拜地依药书》载:“沙棘果,是一种树的果实;原植物高6~20尺,枝上有粗壮棘刺;叶长椭圆,近革质,叶面有黏性斑点,核果密集在序轴上,果实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呈黄色、橘黄色至红色,可以食用,多产寒冷地区。”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沙棘果一致。
  • 制剂: 谢日比提 欧来依克 糖浆 沙棘果适量。浸泡在适量水中,用温火煎至剩下2/3时,加适量砂糖,再用温火煎成黏糖浆即可。功能清胃增食,降逆止吐,止泻止痢,通利小便,凉血降压,平喘定心。主治胃热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痢疾,小便不利,高血压病,气喘心悸。内服,每日2次,每次30~50ml。(《拜地依药书》)
  • 选方: /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果实含多种维生素,即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顺式番茄红素(cis-lycopene),总胡萝卜素约45mg/kg,油中含有1680~2150mg/kg;含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含量在新疆果实中含有8000~17000mg/kg,干果和萎缩果含量较少;还有维生素K和叶酸(folio acid)。黄酮类有槲皮素,异鼠李素(lsorhanmetin),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苷(kaempferitrin),杨梅黄素(myricetine),黄芪苷(astragalin),芦丁,熊果酸,齐墩果酸(oleanonic acid),绿原酸,儿茶酸,谷甾醇,豆甾醇,槲皮醇(quercitol)。沙棘含约18种氨基酸,其中以赖氨酸含量较高。沙棘果中含有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和琥珀酸,成熟新鲜沙棘含挥发油,其中游离酸有乙酸,丁酸,已酸(1.06%),辛酸,癸酸,月桂酸(0.58%),肉豆蔻酸(2.27%),棕榈酸(11.55%),棕榈烯酸(8.49%),油酸(1.68%),亚油酸(2.79%),亚麻酸(0.68%),硬脂酸;中性油部分多为高级馆和烷烃如:正二十三烷,正二十五,正二十九,二十三烯(9.72%),沙棘还含芳香挥发油:正十四烷醛(n-tetradecanal,约7.44%),正戊烷醛(n-pentadecanal),正十六醛,正二十醛,1,1-二乙基壬醇(1,1-diethoxy-n-non-ane),α和β-紫罗兰酮(α,β-lonone),正辛醛,1,1-二乙基正十四烷(1,1-diethoxy-n-tetradecane)等。还含糖类以葡萄糖果糖为主,总量为8.5%~10.5%[1]。
  •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本品能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沙棘油能明显降低外源性实验高脂大鼠血胆固醇,与高脂对照组比较,第4星期末血清总胆固醇下降率为68.63%;沙棘油能增高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给药组与对照组的HDL-C/TG(三酰甘油)之值相差显著;沙棘可使肝脏脂质含量有所增加[1]。 2.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沙棘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可用于慢性气管炎。沙棘花蜜可治肺结核[1]。 3.对单胺化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子油能增强小鼠吞噬功能,并能促进抗体形成,还能显著地抑制单胺化酶的活性。单胺化酶存在于动物体内,它的活性随年龄增长而加强。沙棘油抑制单胺化酶的活性,有可能成为一种延缓衰老的药物[1]。 4. 其他作用  沙棘果含大量维生素,因此,可作为维生素A、B、C、E、PP等缺乏患者的治疗剂;并能全面增强机体活力,对加速治愈皮肤烧伤、放射病、皮炎和其他皮肤病有较好疗效。沙棘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以及消化不良[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373 药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374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