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脑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麻雀脑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库西卡其 米依斯
-
民族药名出处:
《生药全书》
-
药材来源: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Passer montanus(Linnaeus)及同属动物雄性鸟的新鲜脑髓或干燥脑。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于生热,激发性欲,填精壮阳,补肾轻耳,温宫助孕。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湿寒性性欲减退,精少阳痿,肾虚耳聋,宫寒不孕。
《药物之园》:“软便,补肠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asser montanus(Linnaeu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参见“麻雀肉”条。附:麻雀Passer montanus(Linnaeus) 雌雄乌相似,体长12~13cm,体重约20g。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由额至后颈纯栗褐色;两翼黑褐色,羽缘棕褐色;初级飞羽的外侧有两道明显的综褐色横斑;尾暗褐色,羽缘砂褐色;眼下缘、眼先、额和喉部的中部为黑色,颊、耳羽和颈侧白色,耳后部具黑色斑块,胸和腹白色,并杂有砂褐色,两助转为淡黄色,脚和趾均被盾状鳞,黄褐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多结群在农家附近灌丛中或树上,黄昏重聚集成大群,鸣声嘈杂多变。麻雀繁殖力很强,春末至秋为主要繁殖季节。小麻雀一年性成熟。每窝产卵5~8枚。以农作物、杂草、昆虫等为食。国内外各地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同属雄鸟脑髓代。
-
采收加工:
于3~4月份,捕捉成乌,尤以雄鸟为好;取其头,除去皮、嘴及残肉,及时晒干。或捕后立即取出脑髓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本品顶面观呈类圆锥形或近菱形,底面观略呈菱形,侧面观呈半球形,长1.5~2cm,宽1.4~1.5cm;额顶呈圆形,灰白色,光滑,沿鼻骨中线至额骨中有一凹槽,长1~1.5cm,眶间距约0.5cm,眶孔类圆形,直径约0.9cm;枕骨后方可见枕骨大孔或残存颈椎1或2节,上颌骨残留或缺;额骨薄而脆,易剖开,内含浅棕色薄片状脑髓。气微腥,味咸。鲜脑常与白砂糖及少许白酒调成糊状,呈浅棕色。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干热,具有鱼腥气味。
1.《拜地依药书》:“三级干热。”
2.《药物之秘》:“有人认为三级干热,也有人认为二级湿热。”
3.《药物之园》:“湿热。”
-
用法用量:
内服:1~2枚。外用:适量。本品可入仁膏、蜜膏、消食膏、小丸、药酒、灌阴液等制剂。
-
考证:
《拜地依药书》载:“麻雀脑,是麻雀的脑;麻雀是众所周知的鸟类动物,以野生、体肥、雄者脑为佳品;家中饲养者之脑为次品,不予使用为好。”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麻雀脑一致。
-
制剂:
艾比 地马合 欧斯葡尔 小丸 雄麻雀脑、欧玉竹、洋葱子、蜜枣仁、欧白及、芝麻菜子、沙龙子各等量,藏红花适量。药物研成细粉,过罗,用蜂蜜煎水制成0.5g的小丸即可。功能激发性欲,填精壮阳,补肾轻耳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湿寒性性欲减退,精液稀少,阳痿不举,肾虚耳聋等。内服,每日l次,每次6小丸,用葡萄汁送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治宫寒不孕 取适量麻雀脑,制成药酒内服,或制成灌阴液灌入阴道。(《药物之园》)
-
注意事项:
本品对热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酸石榴汁、青杏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