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洋葱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巴西 皮牙孜
  •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 药材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洋葱的鳞茎。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热,祛寒壮阳,软坚消肿,强心醒脑,燥湿开胃,除疫止泻,通尿通经。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寒性阳痿,各类肿块,痔疮肿胀,心病昏迷,湿盛纳差,流行性腹泻,小便不利,经水不畅等。 1.《注医典》:“赤肤生辉,燥湿愈伤,通阻清脑,消炎退肿,开胃消食,防病除疫等。” 2《拜地依药书》:“激发性欲,软便开胃,燥湿明目,除癣愈伤,赤肤祛斑,生发固发,解毒愈伤等;治性欲低下,便秘纳差,白内障,牛皮癣,皮肤白斑,斑秃,毒蛇叮伤等。” 3.《药物之园》:“溶石排石,轻耳除鸣,祛斑除疣等。治各种结石,耳聋耳鸣,蝴蝶斑,扁平疣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llium cep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洋葱 Allium cepa L. 多年生草本,具强烈的香气。鳞茎大,球形或扁球形,外包赤红色皮膜。叶圆柱形,中空;长25~60cm,径1~1.5cm,中部以下最粗;绿色,有白粉。花葶高可达1m,圆柱形中空,中部以下膨大,径可达3cm;伞形花序,球形,外包有2~3片反卷的苞片;花柄长不过2.5cm;花被6,呈二轮排列,粉红色或近于白色,花被片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尖;雄蕊6,伸出,花丝基部宽阔;雌蕊1,子房上位,三棱状,3室,花柱丝状,柱头小。蒴果,室背裂开,含有多数种子。种子扇形,黑色。花期6~7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我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国外主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韭菜代。
  • 采收加工: 6月采收。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一级干二级热,味微辛、烈。 1.《注医典》:“三级热、湿性较强。” 2.《白色宫殿》:“三级热、二级干。” 3.《拜地依药书》:“四级干热。有人认为三级干热,有人认为二级湿,也有人认为三级湿。”
  • 用法用量: 内服:洋葱汁,20~30ml。外用:适量。可入汤剂、糖浆剂、糊剂、敷剂等制剂。
  • 考证: 《注医典》载:“洋葱,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名菜;它分为野生和家生两种,这里指的是家生洋葱;有红色、白色,前者比后者药力强,生用比炒用药力强。”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洋葱一致。
  • 制剂: 阿里瓦依 白赛里 糖糊 洋葱、蛋黄、冰糖各适量。洋葱捣研取计,加入蛋黄和冰糖,用温火煎成糊状即可。功能激发性欲,填补精液等。主治性欲低下,性快感淡漠,精液稀少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根据病情服用适量。(《拜地依药书》)
  • 选方: /
  • 注意事项: 本品对热性气质者有害,用量过多可引起健忘,并在脑部和全身产生邪气,矫正药为葡萄醋、食盐蜂蜜石榴汁。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含有气味物质如硫酸(thiol),甲基二硫化物(methyldisulfide),烯丙基二硫化物(allyl disulfide),三硫化物(trisulfide),少量枸橼酸盐(citrate),苹果酸盐(malate)等。根、球茎、叶含邻-羟基栓酸(O-coumaric acid),咖啡酸(caffeicacid),阿魏酸(ferulic aeid),芥子酸(sinapic acid)。球茎、叶还含对-羟基栓皮酸(P-coumari cacl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多糖(polysaccharide)A、B,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4′-二葡萄糖苷(uuercetln 3, 4′-dislucoside),槲皮素-7, 4′-二葡萄糖苷(quercetin-7, 4′-diglueoside),胸嘧啶(thymine)及多种氨基酸等。皮中含山柰酚(kaempferol)和山柰酚的苷。蓓蕾、花粉、花药均含胡萝卜素(carotene)[1]。
  • 药理作用: 健康男性口服60g油煎洋葱,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浆胆固醇升高,并使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下降,故可用于动脉硬化症。动物实验证明,洋葱对胃肠道能提高张力,增加分泌,可试用于肠无力症及非痢疾性肠炎。本品有杀菌作用,从其中分离所得的结晶物质在l:10万时,能抑制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妇科中可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民间将洋葱作为利尿剂祛痰剂。外用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对四嘧啶及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具有抗糖尿病作用。洋葱提取物对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将生的或煮熟的洋葱,或洋葱的各种提取物喂大鼠及豚鼠,可降低红细胞数,降低程度与所喂剂量呈正比。因含维生素C、B1、B2等,可用于维生素缺乏症,特别是维生素C缺乏时[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719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719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