菝葜

说明书

【饮片名称】

菝葜《名医别录》

汉语拼音
Baqia

拉丁名
SMILACIS CHINAE RHIZOMA

异名
刚根《日华子本草》;
刚骨《儒门事亲》;
山梨儿、刷子《救荒本草》;
菱角《本草纲目》;
刚刺《医林纂要·药性》;
刚头、山菱角、霸王利《岭南采药录》;
沟谷刺、巴斗、豺狗刺《中国树木分类学》;
马甲、硬饭头《广州植物志》;
龙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
普贴《福建民间草药》;
鸡肝根、路边刷《广西中兽医药植》;
鲎壳刺《闽南民间草药》;
刺苓《浙江民间草药》;
饭巴铎、冷饭巴《四川中药志》;
刚鞭《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马鞍宫(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马加刺兜、马加勒(江西《中草药学》)。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菝葜 Smilax china L. 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秋末至次年春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片,干燥。以质硬、切面棕黄色者为佳。

【药性】

性味
甘、微苦、涩,平。

归经
归肝、肾经。

【功效】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

【效用分析】

1.菝葜入肾经,味甘,性平淡,能利湿而分清去浊,常用于小便淋浊,带下量多。
2.菝葜味甘缓肝,苦而坚肾,善于走窜,祛风除痹。多用于风湿痹痛,腰背寒痛。
3.菝葜善解毒散瘀,为疮痈要药,常治疔疮痈肿。

【配伍应用】

1.菝葜石菖蒲
菝葜功能利湿去浊;石菖蒲芳香通窍而善除湿浊。二药配用,利湿而分清去浊力强,适用于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量多。
2.菝葜桑寄生
菝葜善利湿去浊,祛风除痹。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二药配用,其祛风除湿之功加强,适用于肝肾亏虚、血虚血滞之腰膝痿软,两足无力,肌肤麻木不仁等。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10~15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10~30g;浸酒或入丸、散。

【鉴别用药】

菝葜与粉萆薢
两者功能相似,均以祛风利湿见长,对于腰膝筋骨疼痛、风湿痹痛、小便淋漓及带下均可应用。但粉萆薢除湿分清降浊之功更佳,故尤其适用于湿盛之膏淋、白浊,白带过多;菝葜又善解毒散瘀,故善治疔疮痈肿。

【化学成分】

主要含甾体皂苷类成分: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甲基原纤细薯蓣皂苷,甲基原薯蓣皂苷,伪原薯蓣皂苷等;黄酮类成分:落新妇苷,黄杞苷等;还含多糖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落新妇苷(C21H22O11)和黄杞苷(C21H22O10)的总量不得少于0.10%。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炎,降血糖和降血脂,抗肿瘤,抗化等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21-32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85-2088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583-584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效用分析

  • 配伍应用

  • 用法用量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