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眼藤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百眼藤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结莫晴美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茜草科植物百眼藤Morinda parvifolia Bartl.ex.DC.的根、茎或全株。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散瘀止痛。
  • 主治: 感冒发烧、支气管炎咳嗽消化不良腹泻、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orinda parvifolia Bartl.ex.D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常绿藤状灌木。单叶对生,倒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短尖,基部楔形,边全缘,托叶鞘状。花白色,合生,4裂;花序由2~6个头状花序组成,每头状花序有花4~8朵。聚合果扁球形,熟时红色。花期4~9月,果期8~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杂木林中。产于广西北海、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
  •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支气管炎 结莫晴美(百眼藤)30~60克,水煎服。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株含蒽醌类成分:百眼藤醌A[1]、B[2]。茜草素-1-甲醚[1],光泽定-ω-乙醚,光泽定-ω-甲醚,锈色洋地黄酮醇,1-羟基-6-或7-羟甲基蒽醌和2-羟甲基蒽醌[2]。
  • 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成分百眼藤醌A对BDF1小鼠体内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在10mg/(kg·d)剂量下,百眼藤醌A抗小鼠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的T/C(治疗动物生存率/对照动物生存率)为129%[2]。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百眼藤醌A和从百眼藤中新分离出的百眼藤醌B抑制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组织细胞生长的ED50分别为1.85μg/ml和10.5μg/ml,抑制鼻咽癌(KB)细胞生长的ED50分别为10μg/ml和4.0μg/ml[2]。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