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虫瘿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大蓟虫瘿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谢开尔 提哈里
  • 民族药名出处: 《药物之秘》
  •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叶上的虫瘿。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湿润滑,润喉清音,润肺止咳,湿胃止饿,润肠通便。
  • 主治: 主治干性,或干热性,或干寒性,或胆液质性,或黑胆质性疾病,如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肺燥干咳,胃燥易饿,大便干燥等。 《药物之秘》:“润滑呼吸道,生湿止咳等;治呼吸道干燥,干咳不愈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irsium japonicum D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参见“大蓟”条。其叶受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虫大象鼻虫侵袭而生成虫瘿。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我国主产于新疆南部,国外西亚各地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冰糖代。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集虫瘿,及时晒干,于干燥处保管。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本品完整者呈类球形、类卵形或不甚规则的瘤状;直径0.5~2cm。表面灰白色,凹凸不平,有堆积状颗粒样突起,常在凹陷处有一小洞,有时可见其带刺的植物叶残存。质较轻脆,以手用力捏之可破碎,破开后可见中间呈空洞状或有成虫残体,断面平坦,白色。无臭,味微甜,嚼之略黏。以火烧则先起泡,烧后几日残留灰分。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呈灰白色至白色。菊糖众多,并有少数淀粉粒。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1g,加水5ml,振摇后浸渍1h,滤过,取滤液1ml于试管中,加费林试液0.5ml,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10min,则有红色化铜沉淀。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平,偏湿,味甜。 《药物之秘》:“寒热程度中等,偏湿。”
  • 用法用量: 内服:12g。本品盯人汤剂、小丸、糖浆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秘》载:“大蓟虫瘿,是一种虫子在某些植物上分泌的物质;新鲜时甜味较强,越陈旧甜味越弱。”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大蓟虫瘿一致。
  • 制剂: 艾比 西开尔 提哈力 小丸 大蓟虫瘿、阿拉伯胶甘草膏、黄瓜子、蜀葵子、西黄芪胶各10g。药物研成细粉,过罗,用榅桲子黏液制成0.5g的小丸即可。功能润喉清音,润肺止咳等。主治干性或干热性或干寒性或胆液质性或黑胆质性呼吸道疾病,如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肺燥干咳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3g,用开水送服。(《药物之秘》)
  • 选方: /
  • 注意事项: 本品对胃有害,引起恶心,矫正药为刺糖、砂糖。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本品经预试含多糖类,单糖类,淀粉等,不含鞣质[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56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