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罂粟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山罂粟的概览。山罂粟又名美多赛尔庆,归类于藏药,为罂粟科植物山罂粟的花,可接骨,生肌,续筋脉。疗头伤。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山罂粟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美多赛尔庆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山罂粟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美多赛尔庆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山罂粟的花。
- 出处: /
- 功效: 接骨,生肌,续筋脉。疗头伤。
- 主治: 治筋脉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apaver nudicauJe L. ssp. rubro-aurantiacum (DC.)Fedde var. chinense (Regel) Fedd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具白色乳汁,全株被疏毛,叶基生,具长柄,柄长3~5cm,叶片羽状全裂,小裂片卵形或倒卵形。花葶数个具细棱,花橘黄色,单生花葶顶端,有时稍下垂,萼片2,绿色,被黄色柔毛,早落,花瓣4,倒卵形,长1.5~2.5cm,雄蕊多数,花药橘黄色,子房倒卵形,疏被黄色硬毛。柱头辐射状。蒴果倒卵形,长1~1.5cm,孔裂。花果期7~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4000m的山坡沟边草地以及高山流沙处。分布于青海、四川西部以及山西、河北,宁夏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7~8月采花,阴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花皱缩,浅黄色,可见花瓣、萼片碎片。湿展后,萼片被黄色毛,花瓣倒卵形,4片,雄蕊多数药黄色;子房具硬毛。味苦。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苦,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性凉。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3~6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美多赛尔庆愈疮疖,清脉热。让钧多吉说:美多赛尔庆治脓肿,清上身热。《形态比喻》记载:美多赛尔庆叶青绿色,叶背白灰色,被短毛,与毛莲莱(藏药名:加库尔)叶相似,根黄色,有乳状白液;茎如莲的茎,花黄色,状如加曼(原植物,虞美人),种子状如甘露珠。功效治头伤,养筋脉,又名来干孜握美多。如上所述,美多赛尔庆生长在旱地。叶柄状如加曼,叶似萝卜叶而茎略短,花黄色。 据《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记载:美多赛尔庆为毛茛科植物矮金莲花Trollium pumilus D.Don,青海、甘南地区的藏医大都以此入药。《晶珠本草》汉译本译注为金莲花Trollium farreri Stapf.、矮金莲花、小金莲花。《迪庆藏药》译注为罂粟科植物山罂粟,云南地区藏医大都以此入药,青海也有藏医用此者。 据查证,矮金莲花和山罂粟的形态与《晶珠本草》的记载均有一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相同处,如矮金莲花的根无乳状白液,叶的形态与萝卜叶相差甚远;山罂粟全株被毛,茎与莲的茎不相同,叶形与萝卜叶不相似等。现根据《正确认药图鉴》关于美多赛尔庆多生于高山干旱处,叶面篮绿色,叶背灰色,叶形似加曼(原植物:虞美人)的记载,认为山罂粟更接近于美多赛尔庆,故收录于此。
- 制剂: /
- 选方: /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