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斑鸠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帕合台克
-
民族药名出处:
《药物之园》
-
药材来源:
为鸠鸽科动物山斑鸠等的肉、血、内金和粪便等。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热,驱散浓气,开通阻滞,强筋健肌增强性欲,增加色素。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瘫痪,四肢颤抖症,性欲减退,白癜风。
《药物之园》:“祛寒养筋,疗白内障,除脓止痛,消炎退肿,祛斑生辉等。治各种寒性筋肌疾病,白内障,耳道流脓,耳病疼痛,各种炎肿,伤痕黑斑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Latham)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lis orientalis(Latham) 体长约34cm。嘴暗铅色。虹膜橙色。头和颈灰褐而带葡萄酒色,额和顶部更多灰色或蓝灰色;在后颈基部处两侧各有一块黑羽、羽缘为蓝灰色;颏和喉中央呈带黄的淡粉红色。上背褐色,羽缘红褐色;下背及腰蓝灰色。肩羽和三级飞羽均黑褐色羽缘为宽的红褐色;外侧覆羽暗灰,羽缘较淡;初级和欢级飞羽黑褐色,而具较淡的狭缘。屋上覆羽暗褐色,羽端为灰色;中央尾羽褐色,外侧尾羽褐色较深,而羽端的灰色更宽,最外侧尾羽的外缘为灰白色。下体为葡萄酒般的红褐色;腹面中央常为淡灰色;腹、胁、翼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羽均为蓝灰色。跗跖及趾红色,爪红黑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栖于树林间,常成群活动,营巢于树枝。繁殖期4~7月。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国外大部分国家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野斑鸠代。
-
采收加工:
杀后,取肉、血、内金。平时采集粪便。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干热,味咸。《药物之园》:“二级未干热。”
-
用法用量:
内服:食用斑鸠肉适量。外用:适量斑鸠血、内金、粪便。本品可入汤剂、糖浆剂、眼滴剂、敷剂、软膏、伤粉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斑鸠,是一种鸟类动物,大小如野鸽子,蓝灰色,在后颈部两侧各有一块黑羽,嘴暗铅色,眼睛橙色,跗跖及趾红色,爪红黑色。”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斑鸠一致。
-
制剂:
谢日比提 法合台 糖浆 斑鸠4只,无核葡萄干21g,白蜀葵子9g,水菖蒲、声色草、德苦草、洋茴香、青香茅、甘松、丁香、薰衣草各3g,沉香、草豆蔻各2g,方糖145g,玫瑰花糖膏100g,野葱醋糖浆1000ml。将斑鸠烤熟,方糖、玫瑰花糖膏以外的药物揭碎,烤熟斑鸠和药物加入在野葱醋糖浆中,用温火煎煮剩下一半时,弃出残渣,放入方糖、玫瑰花糖膏溶化,装人瓶内密封,在日光下暴晒1月,或埋入马粪内发酵12d即成。功能驱散浓气,强筋健肌,通阻止痛,增强记忆,增强性欲,增加色素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瘫痪面瘫,四肢颤抖,关节疼痛,记忆减退,性欲减退,白癜风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30~50g。(《药物之园》)
-
选方:
1.治瘫痪,四肢颤抖,性欲减退和各种寒性筋肌疾病 取适量斑鸠肉,煎汤内服、食肉。
2.治白内障 取适量斑鸠热血,滴于眼部。
3.治且道流脓,耳病疼痛 取适量斑鸠粪便、蚕茧焦、蝙蝠粪便,研成细粉,过罗,制成伤粉,吹入耳道。
4. 治白癜风 取适量斑鸠热血,涂于患处或取适量斑鸠内金,研成细粉,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5.治各种炎肿,伤痕黑斑 取适量斑鸠粪便,与适量葡萄醋,制成软膏,涂于患处。(1~5方出自《药物之园》)
-
注意事项:
本品可产生异常体液,多食可引起心烦意乱,甚至导致麻风病,矫正药为各类油脂和芳香开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