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白茅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德尔哇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
-
出处:
/
-
功效:
解毒,止血,利尿,延年益寿。
-
主治:
/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Imperata cylindrica(L.) Beauv. var. major (Nees)C.E. Hub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根状茎白色,匍匐横走,密生鳞片。杆丛生,直立,圆柱形,光滑无毛,基部被多数老叶及残留的叶鞘。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根出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主叶较短,宽3~8mm,叶鞘褐色,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具短叶舌。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顶生,圆筒状,长5~20cm,宽1~2.5cm;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成对排列在花序枝轴上,其中一小穗具较长的梗,另一小穗的梗较短;花两性,每小穗具1花,基部被白色丝状柔毛,两颖相等或第一颗颖稍短而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稃膜质,无毛,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内稃缺,第二外稃披针形,与内稃等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mm;雌蕊1,具较长的花柱,柱头羽毛状。颖果椭圆形,暗褐色,成熟的果序被白色长柔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长于路旁向阳草地或山坡上。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以及贵州、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作为白茅根用的还有同科狼尾草属植物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的根茎。
-
采收加工:
四季均产,但一般在春、秋两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叶鞘、鳞叶及须根,去净泥土,洗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根茎呈细长圆柱形,通常不分枝,长30~60cm,直径2~4mm。表面黄白色或浅棕黄色,有光泽,具纵皱纹,环节明显,略隆起,节上可见残留的鳞叶、根及芽痕,节间长1.5~3cm。质轻而韧,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皮部有多数空隙如车轮状,易与中柱剥离,中心有一小孔。气微,味微甜。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根茎(直径3.5mm)的横切面:表皮为一列类方形细小细胞,有的细胞中含二氧化硅小块;下皮纤维1~4列,壁厚,木化;皮层约为十余列薄壁细胞,散有十数个有限外韧型细小的叶迹维管束,四周有纤维包围,叶迹维管束的内方常形成裂隙;内皮层细胞的内壁特厚,粘连有二氧化硅的小团块。中柱鞘为1~2层厚壁细胞,中柱内散有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四周有维管束鞘纤维包围;中柱中央常成空洞。
粉末鉴别:黄白色。表皮细胞平行排列,每纵行列多为一个长细胞与两个短细胞(一个木栓细胞及一个硅细胞)相间排列,偶有一个短细胞介于二长细胞之间。内皮层细胞长方形,一边薄且易断落,另边壁增厚,有层纹及孔沟,壁上粘连有二氧化硅的小团块。中柱鞘厚壁细胞类长方形。根茎茎节处中柱鞘细胞呈石细胞状。下皮纤维常有横隔,具斜纹孔。木纤维细长,长短不一,末端钝圆。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5g,加苯30ml,加热回流1小时,过滤。取滤液1ml蒸干,残碴加醋酥1ml溶解,再加浓硫酸1~2滴,呈红色,渐变成紫红色、蓝紫色,最后呈污绿色。
(2)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煮沸5~1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成1ml,加新制的斐林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发生棕红色沉淀。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淡,性平。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味淡,性平。
-
用法用量:
配方用,9~30g, 鲜品30~60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德尔哇解毒,延年益寿,开通尿闭,可解蚊虫叮咬之毒、食物中毒。生长在山沟的德尔哇,具有横生根;生长在河边的德尔哇,茎状如冰草(译音:吉合玛),绿色,长约一托,叶状如竹,根粗细如指,长约三四托;印度和汉地生长的德尔哇,根粗如鞭把。本品为福寿之物,婆罗门更大厘曾将德尔哇作为吉祥物献给世尊。《形态比喻》记载:德尔哇生长在田边和河滩地,叶绿色,叶柄细,穗紫色,根多节、中空,为主要的止血药。让钧多吉说:德尔哇解蝎毒。
据查证,本品叶状如竹叶,叶柄细,茎中空,根具纵皱纹,环节明显,略隆起等特征,与《晶珠本草》记载相似,藏医不常用。
-
制剂:
/
-
选方:
/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白茅根水浸剂经动物实验证明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可能与本品含有丰富的钾盐有关;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效果较好。对慢性肾炎也有利尿消肿作用。
2.抗菌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弗氏、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有一定效果。
-
参考文献:
/